今晚买电影票闹出了一件乌龙,本来想看《野孩子》,因购错了电影院地址,就随意买了张离观看时间最近的电影《出走的决心》,在没有期待、没有好奇,就本着消磨时间去看看。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女性李红,在家庭和婚姻的双重压力下放弃自己的一生,直到50岁才勇敢踏出家门,开始自驾游,以此寻找自我和追求自由的故事。虽然电影中除主角以外的人物刻画的并不饱满,故事情节也不够丰满,特别是原生家庭只是一笔带过,但李红这个角色演绎的非常生动,情感细腻,把失望、等待、希望、绝望、重回信心的感觉展现的淋漓尽致。
在电影的结尾,巨幕出现了“真实故事改编”这几个字,让我有些惊讶,又重新回味了一下这部片子。从头到尾,这部片子给我一种“压抑”的感觉,直到李红勇敢走出家门,追求自我,跟随内心的自由而奔向世界时,那一刻我才感觉到真实的她回来了,她把老公办的ETC信用卡扔向山下的那一刻,压在她身上的那块石头终于可以扔向远方,别无牵挂了,这也让我感同身受的释怀了。
李红,因自己是家中长女,从小肩负着家庭的重任而放弃了学业,她多么希望自己能考上大学,摆脱现在的生活,她在未来的计划中给予了自己力量,但父亲的一句退学将她打回了原形,回到了父母设计的世界里继续活着。那个年代,中国父权社会的背景下,听从父母的安排,男尊女卑的时代,折射出多少这样的家庭。
父亲为一家之主,母亲依从着父亲,李红的命运就在时代的产物下降生了。她为了摆脱家庭,偷偷领了结婚证,单独住到了单位的房子里,也是为了离父母远一些,不愿意过着和父母一样的生活,但找的老公,又成为第二个父亲一样的人物,最后偏偏活成了和父母一样的人生。
为什么大部分人的婚姻和父母的亲密关系这样的相似呢?是刻意寻找、还是潜意识早已识别出这类型人,就算讨厌这样的父母,我们还是会跟随着父母的气味去一眼相中。
其实在心理学中,亲密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往往受到孩子时期父母关系的影响。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模式会成为子女日后构建自己亲密关系的参照。如果父母之间存在着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子女也会将这种模式带入到自己的伴侣关系中;如果父母之间存在的冷漠和冲突,子女也会在亲密关系中重复这样的模式,不管这个模式对子女来说如果厌倦、痛恨,也会不自觉在这个模式中重复,因为这个模式对子女来说是最熟悉的模式,熟悉对于缺乏安全感的个体来说,宁愿痛苦的活着总好过在一个陌生环境下长期发展。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婚姻中的对象与父母这一现象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潜意识、依恋模式、童年经历以及恋父、恋母情结等方面。
一、潜意识的影响
潜意识在人们的选择和决策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在我们的原生家庭中,个体与父母的关系模式、互动方式等都会深刻影响其日后的情感需求和择偶标准。当个体在成年后寻找伴侣时,潜意识会倾向于父母相似之处的人,以寻求熟悉感、安全感和归属感。
二、依恋模式的影响
依恋模式是个体在童年时期与父母或主要抚养者之间形成的一种情感连接方式。如果童年与父母建立了安全、健康的依恋关系,那么在他们成年后会寻找给予类似情感支持的伴侣。反之,从小经历不稳定的依恋关系,他们会在潜意识中寻求补偿或修复,从而选择与父母在某些方面相似又能够给予不同情感体验的伴侣。
三、童年经历的影响
童年经历对个体的性格形成、情感需求和择偶观念具有深远的影响。在成长中,个体会对父母的某些特质产生欣赏、崇拜、认同或者依赖的情感。这些情感在成年后转化为具有类似特质伴侣的性格上。此外,个体在童年时期与父母的关系模式也会成为日后情感关系的模版,影响其在婚姻中的行为方式和互动模式。
四、恋父、恋母情结
弗洛伊德提出恋父、恋母情结,也就是常说的俄狄浦斯期。在青春期前后,个体会对异性父母产生特殊的情感依恋,这种依恋如果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和解决,会影响成年后的择偶观。因此,个体在寻找伴侣时会受到这种情结的影响,倾向选择与父母相似之处的人作为自己的伴侣。
李红就是典型的讨厌父母的人生,却过着和父母相同的人生,将女性在家庭中的付出与牺牲、压抑与挣扎一一呈现出来,不加修饰的真实感,让每一个观众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感受到那份共鸣与愤怒。但她内在核心的强大,在一步步成长中,了解了自己内在的需求,认清了父母给予的枷锁,最终冲破了这种束缚,顽强抵抗社会、家庭中带来的道德绑架。将为他人活着的命运转变为重新寻找自我,坚定追求幸福生活为目标。
这部电影不仅真实感人,展现了当代女性的困境与觉醒,也传递了积极向上、用于追求自我,敢于与命运抗争,成为新时代的女性的楷模,为成千上万的中国女性呈现了一个坚韧不拔、勇于抗争的现代女性的标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