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尚未结束,何时能复课还遥遥无期。债务挤兑、老师辞职、合伙人撤资,针对这三大问题,校长们该怎么办?每家机构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没有一个万能解药的药方,但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大家就可以相应找到各种解决方案。
目前最要紧的事,就是保住现金流。
怎么保?
- 线上消课
- 打折预付
- 老带新促销
- 内部众筹
- 线上消课
特殊时期,现金为王,对策就是开源节流。要注意的是,我所讲的现金,不要把预收款算在内。我们说过预收款是债,是债就要还的。要么疫情过后履行你的授课义务,要么学员会要求退款。怎么开源?想办法把预收的学费变成课消,就是想办法把你应该履行的授课义务想办法兑现。
预收学费→已赚学费
具体怎么做?肯定有不少校长老师已经开启了线下转线上的工作模式。免费舞蹈课和抖音直播铺天盖地而来。做直播很容易,怎样盈利还是一件难事。我们来分析一下舞蹈培训行业有什么特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聚集性消费加上低龄这两大特点,很可能使舞蹈机构和部分类似服务业成为最后一批“复工企业”。与文化类课程不同,舞蹈培训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即时反馈,舞蹈不是我讲你听了就能掌握的,需要老师给与学员即时反馈、纠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机构转为线上后的教学效果,特别是中国舞、芭蕾等需要老师反复纠正才能进步的课程类型。即便如此,尽早转为线上授课是我们目前唯一的出路。
针对以上特点,我们可以把线上课程分为两类,一类是1对多的普及性课程。另一类是,人数较少的专注性课程。
普及性课程是为了获得流量,为复课后招生做准备。为老学员做一些高质量的免费公益课,可以起到转发引流的效果。可以使用公号、抖音等具有普及性的宣传工具。
专注性课程主要为了达到教学效果,尽量满足“面对面”授课的需求。对老学员可以继续通过线上课程推进教学进度,对新学员可以提供线上的试听课。注意,专注性课程需要限制人数,重视学员的体验和学员感受,可以适当收取比线下课程低的学费。
打折预付
对于学员信任度较强的机构,如账面的学员预付学费不多,但又急需现金流,也可以适当进行打折预付,用将来的利润换取现在生存的时间。这是一个饮鸩止渴的方法,使用时切记要注意,因为你用现在的折扣换取的收入是将来利润,并且很可能需要在线下交付课程。要清楚预收的学费是否能兑现,以免造成违约。老带新促销
大家在线下常用的宣传方式,只有课程做的足够好,学员认同机构和老师的教学并积累了足够的信誉,学员才肯为你宣传。特别是在这个时候,学员要充分坚信机构不会倒、你不会跑,才会为你背书为你宣传拉新。内部众筹
机构要有足够的透明度才能获得员工、老师们的信任,大家才能众筹共度难关。众筹怎么搞?要不要给股权?工资还没发了大家怎样才能出资。
作为开源节流的一环,薪酬是否可以减,比如绩效部分,各个机构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所在地区的政策酌情采用。另外,薪酬的一部分能不能延期支付,可以和员工商议,可以商量约定延期支付的薪酬部分作为“有息借款”,明确在什么期间内加息偿还。
向员工筹集资金,一定要有一份完整可行的财务计划。筹集的款项是作为借款,还是投资?借款对应的是债务问题,投资对应的是股权问题。
钱从哪来?用在哪里?什么时候偿还?员工能得到什么好处?有能力偿还的证明是什么?以及如果万一不能偿还,众筹款项怎么办?这些问题一定要逐一考虑清楚。
总之,关于内部众筹部分,切记不要违反劳动法及非法集资的红线。
最后,机构还要做到的就是充分沟通。
对学员,要多沟通。如果你的机构还能继续撑下去,告诉他们“我们还在,我们不会跑”。当然,如果有的机构真的在现金流上有严重问题,也要坦诚相告,争取学员理解,妥善解决,切记不要做违法的事情。
有些机构纷纷出现了退款挤兑,老师辞职等问题,个人觉得疫情并不是一些机构失败主要原因,而是加剧“病情”的推手。问题在那儿,疫情只是触发器。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