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0 以创造力的修炼来取代不断解决问题的人生

1.老大的写作思路

理念。成长的两种模式→期待模式符合最小阻力之路,最小阻力之路是什么?如何走最小阻之路?

2.如何理解这篇文章(原话+自己的话)

成长的两种模式:问题导向+期待导向


问题导向

以终为始

成长有两个模式,一个是问题导向一个是期待导向。问题导向:谁痛苦谁改变,有问题了有压力了,而且压力值超过了自己的阈值才有行动,如果没有超过阈值老娘就忍了。

这个模式有个很大的问题,他会让你的阈值越来越大,只有当压力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采取行动,所以我们每次都会逼迫自己,用外界的压力让自己有所行动,用外部的驱动给自己人为制造压力,告诉自己活着苛责自己你再不行动就怎么怎么样了,就死定。我们就像是两条猴皮筋拉扯中的人,左右摇摆,做布朗运动。

而期待导向是富人思维,以终为始的方式。任何成功的人都是以“期待导向”来驱动自己的,是内部驱动力。这才是阻力最小之路。

“阻力最小之路”指的就是这个逻辑:如果你期待获得改变,最重要的不是给自己鼓劲儿或者提高意志力、执行力,而是直接调整结构,因为决定事情成败的其实是结构。

  • 必须是以期待导向的,这个期待越远越好,如果能够像我一样提出人生观,那就最好了。
  • 必须构建起全新的结构,来支持期待的实现。

人行动都是按照耗能最小的原则,你的改变为什么不开始走阻力最小的路呢?阻力最小的路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人生观上的方向,一点是支持人生观下的信念结构和原则。

期待越远越好你想到了什么?GROW模型,目标达成术的金山模型中的G(purpose)。

水流遇到阻碍、但是又没有新的结构导流,它就会不断积累并冲破阻碍。阻力最小之路就是这样,它并不见得是最简单的,但是它一定是耗能最小的路径!

脑中出现了潺潺流水和水流冲击形成的沙洲,沙洲是怎么形成的?水流遇到阻碍会怎么做?她会不断积累冲破阻碍。水流在遇到阻碍的时候选择的是做到底,做到底不见得简单,但是做到底把能量都集中在冲破阻碍上,无效的能量消耗少,这样总的耗能是最小的。

如何高概率正确地选择学习目标呢?那就是阻力最小之路啊。找到人生的方向,发现哪里有障碍,思考学习什么可以搞定障碍,持续学习就好了!

  • 轴心:我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我的所有行为的轴心是什么?
  • 结构:我构建的决策原则是什么?有什么样信念支持我?
  • 策略:我的选择策略是什么?(例如:复利、边际成本、势能等)

昨天目标达成术的结营上,永澄老大问我们买书报课程做出的决策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现在火什么读什么,还是说被其他人影响所以去做呢?选择学习目标的原因是找到最小阻力之路。

怎么找?首先知道GROW模型中的G是什么?你的人生目的,你的人生轴心,你的陀螺模型是什么?然后有什么样的结构支撑着我的人生轴心,最后我在具体目标的选择时,我的目标是否符合复利效应,边际成本递减效应和势能的积累呢。

说到势能的积累,2017-05-30端午节的早上老大照例6点钟开始了课程,我一觉睡到了8点钟,做完10点老大结束目标达成术的结营,他还是选择日更了。早上的课程上她说要把慧敏带成黄色范围的人!!

慧敏一定做对了什么!因为她一直在做高概率正确的事情,而且每天在积累势能啊!她每天都在千聊上输出。

老大说她提现出价值洼地的一切特征:少说多做,说到做到,积极主动

我的现状是什么?没有做到底,缺乏积极主动,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做到底履行自己的承诺,积极主动的人!!

3.过去的成果

过去的我陷入到了:不舒服→谁痛苦谁改变采取行动→舒服了→不舒服→谁痛苦谁改变采取行动。有的时候为了让自己有所行动,会人为创造不舒服。

从高中开始对自己一直不满意,给自己创造压力,其实是不知道自己的期待是什么,我为什么要考大学?我要考什么大学?

现在的工作也是,工作在压力中来来回回摇摆,领导骂我几句了我压力大增,什么都不想干了,或者自己也在内心骂自己几句,然后她不说了我就散养了,也什么都不想干了,我开始怀疑我的选择是不是对的了。

我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超过别人吗?我为什么总是要跟自己说别人都在努力这种话来增加的压力呢?我想成为谁呢?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所以在昨天晚上山神给我的咨询中,药山跟我说你要定一个目标,谁也不知道你的路对不对啊。

4.问题+下一步行动

  • 小系统:我的选择学习目标的最小阻力之路是什么?
  • 都有什么可以选择呢?

5.留白

本文来自于 永澄:如何高概率正确地选择学习目标? 每天干货奉送,学习共同体让你躺着进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