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惠卿,欧阳修的得意门生,王安石主张变法时提拔起来的二号人物,后来却一心想杀害王安石,置苏东坡于死地。
说起宋朝的政治,话题总是离不开范仲淹、王安石、欧阳修、苏轼、岳飞、秦桧等等这些人。总结一起历史事件的失败,人们总是会归咎于一些不太像话的官员,像权臣、奸臣、宠臣、佞臣、汉奸、贪官、卖国贼。尤其是岳飞抗金这个情节,大家大骂秦桧是奸臣。现在把这些恶名整理一下。
权臣:拥有权力的大臣,架空皇帝,独揽大权。奸臣:残害忠良及结党营私的大臣。宠臣:皇帝非常宠信的大臣,只要不越权,胡作非为也不约束。佞臣:善于阿谀奉承,投机取巧以及谄媚且能力一般的大臣。
在王安石的变法中,二号人物吕惠卿,也属于变法团队中的小人,甚至对王安石心存杀心。却没有背上骂名,落得个唯利是图的小人,有的资料还写是政治改革家,真是万幸了。
作为当年欧阳修的得意门生,吕惠卿的学术和才干得到欧阳修、司马光的肯定。在欧阳修的推荐下,他曾与苏轼同年同居馆职,可惜他“用心不正”(司马光语),王安石倡导新法,提拔吕惠卿作为新法的骨干,吕惠卿很快便与苏轼分道扬镳。吕惠卿因积极主持变法一路高升至参知政事,大权在握,王安石被神宗罢相后,王安石苦苦央求不要罢免吕惠卿。吕惠卿也成了宋神宗推行变法的唯一依赖,王安石的希望,“护法善神”因是得名。成为皇帝身边红人后,可他眼里却容不下昔日伯乐,使尽各种手段不让王安石重返朝廷,挑拨王安石与神宗的关系。发现后被贬。
真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即使“想为谋“而心不同,注定这件事也是失败的。王安石变法,目的是富国强兵,改善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而吕惠卿只是想在几场政治冲突中,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甚至出卖自己的团队利益。真是不太应该。
吕惠卿,如果不是你那样,或许北宋的改革又是另一番景象。今天读到的历史书就不是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