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开篇中有一句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命自我立福自己求,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福气,能家庭美满一生,事业有成一帆风顺,但人的福气不是天定的,而是自己求来的,或者说是自己修来的。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中就有,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样一句话,讲的是天道本身并没有偏向于谁,但却经常偏爱善良的人。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对别人好,别人自然也会对你好。一个人只有经常反省自己的行为,并常去做好事不为恶行,这样才能为自己求得福祉。
《道德经》第八章中有写这样一段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其义讲的是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也最接近于道。善良的人做事会惠及万物,但也从来不会和其他人争抢。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中还有一句,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是在讲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其实真正的善良之人,就应该像水一样自然地往下流淌,一个人真心行善,只是因为内心的不忍,为了给予别人帮助,而不是为了获得利益。为了求得名利刻意为善的人会被利益驱使,这样的善也不会是真善,偷盗和抢劫都是在利益的驱动之下而犯下的恶行,所以伪善与恶等同。真正的德行和善良不是刻意做出来的,而应该是单纯的出自本心。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中更有这样一句,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其含义讲的是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抱负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小善不积无以成圣,莫轻小恶以为无罪,小恶所积足以灭身。是啊水滴虽然小,但是慢慢就能充满大的容器。不从小善做起就没法成圣。也不要轻视小恶,以为没有罪过,小恶慢慢积累起来足够毁掉一生。我们的善念都是从小事开始做起,并慢慢积累下来地,心态也就自然跟着会改变,长年累月的复始着,你的容貌和气质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些慈祥和温柔都一一体现在脸上,望着这个慈眉善目的长辈谁又会不敬他爱他呢。
《易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大家应该都听过,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一个人的福气不是争来的,也不是抢来的而是积德积来的。由日常的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善心与善行积累起来,这就是一个人的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