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系列是《送托记》的最后一篇了。
哪吒1岁入托,2岁3个月毕业,这一年多的日托生涯,在19年9月,正式结束了。
这一年,我因为送托这个决定,被许多认识或不认识的人指责过“心狠“;也接受了许多有送托需求的妈妈的咨询,把我的经验分享给她们;写了一个系列的《送托记》作为记录。
作为收官,这一篇,我想总结一下送托这年的得与失。
30s看全文
哪吒在日托收获了什么?
规律作息+良好生活习惯
丰富早教启蒙课程(大运动、精细运动、认知发展、音乐艺术熏陶)
人生最初的社交环境(老师+小伙伴)
英语启蒙(虽然质很高,但量严重不足)
老母亲在日托收获了什么?
客观上和心理上的社会支持!
丰富、专业的育儿实操经验!
经验教训
送日托需要注意孩子的作息安排,避免孩子的晚餐和睡觉时间过于接近。
通勤时间3小时/天对孩子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01 即使不做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依然选择送托
当初把刚刚一岁的哪吒送日托,是因为我博士一毕业就入职了一家看上去特别高大上的央企,我要朝九晚五,哪吒则只有两个选项,在家找个保姆带,或者送日托。
比起送日托,找个保姆更便宜,也没有接送问题,但坏处是不能指望保姆阿姨给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监管之外可能发生虐待。思来想去,我们还是决定送日托。
现在回头看这个决定,我非常肯定,送托是对的。
哪吒从学步到稳步;从说单字到古诗和儿歌随口就来;从用尿不湿到独立如厕;从随手乱画到能有“作品”;精细运动和大运动的发育;社交、良好的作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80%的功劳都是日托老师们的。
当然我不是说在家由保姆阿姨带,或者家人自己带,这些技能点就get不到,但对于精细运动、大运动、语言和社交、生活习惯养成这些方面,日托提供了baby friendly的环境、道具,老师们即专业又富有耐心,每天把小朋友的电放得干干净净,实在叫职场老母亲感激不尽。
哪吒在日托进行各种活动
规律作息和生活习惯
在日托的集体生活是非常规律的,而规律的生活能给孩子带来确定感和安全感。
经常听一些家长抱怨两三岁的孩子总是闹到十一、十二点才睡觉,吃饭时要看ipad或者要追着喂。
每当这些朋友向我取经如何让孩子九点以前就入睡,如何让孩子自己吃饭时,我都会真诚的建议:送日托吧!
早起倒逼早睡,一个七点起床,八点半要在日托吃早饭的孩子,是熬不到夜里十一、二点的!
日托有可以模仿的同伴,有耐心引导的老师,有各种放电活动,没有追着孩子喂饭的祖辈和保姆,养成良好的作息不是问题。
生活习惯方面,我给大家举个栗子,哪吒毕业典礼那天,进行到吃水果点心环节,哪吒自己走到低矮的洗手池旁边,打开水龙头,用了洗手液,冲干净之后走到一旁的毛巾架边上,“咦?我的毛巾呢?”
她的头像照片下空荡荡的,为了活动,擦手毛巾都收起来了。我给了她一张面巾纸,她擦完手往垃圾桶里一扔,自己走到桌子边,坐好开始吃……
这在家里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水池高,餐椅高,很多活动孩子几乎不可能自主进行。
之前我也分享过我曾带着哪吒去一家知名早教上体验课的经历,这里我可以非常确定的说,日托就是全天候早教,音乐律动、艺术培养、语言开发、大运动、精细运动,早教能涵盖的,日托只多不少。
另外我观察身边的孩子,几乎都会看屏幕,有时是因为看护人需要喘口气,有时的是为了让孩子安静的在餐桌/交通工具上坐一会儿。
尤其是隔代养育的情况下,有个朋友曾经跟我这么说“我也知道看屏幕不好,可是姥姥姥爷白天顶不住一整天啊,他安静一小时,好歹姥姥能歇一会儿。”
在日托这种无屏幕环境就没有这个顾虑了,只需要控制接回家后看屏幕的时间就OK了。
人生的第一个小社会环境
日托几乎都是混龄的,十来个孩子,俨然一个小社会。
虽然3岁以前的孩子还处在平行玩耍期(就是各玩各的,相互不怎么搭理),但哪吒在这个小社会里,也有最初的社交互动。
对于二胎家庭,这一点似乎并不值得特别讨论,但对于独生子女家庭,让孩子知道,世界上不止ta一个宝宝,还是挺重要的。
集体生活有着家庭生活不能替代的好处,如果不是在日托,哪吒的生活中来来去去的就是妈妈、阿姨、总是出差的爸爸、偶尔出现的姥姥姥爷,对于哪吒来说,未免单调了些。
而每一天的日托都是新鲜的,哪吒每天都会跟我分享她在日托生活的点滴,有老师们、同学们的生活,总是更多彩一些。
因为我给哪吒选的幼儿园开园推迟了一个多月,所以日托和幼儿园之间哪吒过了一个gap month,叫我更加深切的体会到当初送托是多么明智。
这一个多月,哪吒越睡越晚(白天没有那么多丰富的活动让她放电)、生活习惯越来越差(缺少模仿对象和集体生活环境+保姆阿姨溺爱纵容)、看屏幕的时间越来越长(家里无法花样翻新的玩,我工作需要手机不离手,总让她看见)、脾气越来越大、毛病越来越多。
于是我就明白了,我身边亲友家的小祖宗们,为什么普遍睡得太晚(超过晚上9点就是太晚了),脾气很大,胃口不好……
育儿这件事有多辛苦,生过娃的都知道,感谢日托老师,毕竟我既不愿忍受隔辈抚养的弊端、又不能让保姆阿姨成为主要抚养人,更不想自己当全职妈妈。
哪吒毕业后,我跟慢王算账,哪吒送日托的花销抵得上我们俩人花销的全部,周末带娃筋疲力尽的慢王,看着他闺女正在搭“高楼大厦”的背影,悠悠的说了一句,这钱花的值!
02 我终于找到了哪吒这一年身体不好的根源
在《送托记》中我也分享过选择日托的原则,考虑到接送时间的问题,我选择的日托在我当时公司的附近,所以哪吒的一日作息是这样的:
7:00左右 跟着我披星戴月的出门
17:30左右 我接到她
18:30左右 回到家
19:00 左右 吃晚饭
20:00 睡觉
有经验的妈妈一眼就看出问题所在了,晚饭和睡觉时间太近了,坐在安全座椅里头的时间太长了。
晚饭时间紧接着睡觉时间,孩子非常容易积食。
坐在安全座椅里头的时间太难打发,孩子会吃下太多的零食,也加重了脾胃的负担。
两个问题累加在一起,直接结果就是,从18年11月开始,孩子每月一病,除了第一次是幼儿急疹,其余每次都是发烧感冒。
我对中医的态度一直比较谨慎,孩子发烧之后的标准流程就是去医院查血,科学用药、病好了继续送托。
查血的结果80%都提示病毒感染,西医也没啥办法,充其量就是给开个小美林。我们停掉了所有公共场所的活动,也无法避免哪吒一月一病的问题。
终于某一天,老天爷垂怜,我无意间听某个中医讲小孩子生病,90%都是以下三个原因:积食、受寒、受惊。
我循着中医诊断积食的方法,这才找到症结所在。
可这个问题实在无法解决,第一我不可能早下班,晚饭无法提前,日托的最后一顿加餐在4:30,又实在过早。第二不可能让孩子晚睡觉,晚睡就意味着早晨孩子醒不来,我上班就要迟到……
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辞职了!(开玩笑的,关于辞职,我会另开一个系列仔细写写)
我是7月辞职,那之后我每天下午四点半就接走哪吒,晚饭移到下午六点,又用了几样安全的消食化积的方法,果真,哪吒再没有生过病。
但不良后果已经难以挽回,反复频繁的发烧,到底伤害了孩子整个身体系统,免疫系统出了bug,死活也查不出过敏原的过敏性鼻炎就来了。
当然,这个推理西医会认为不严谨,但我咨询的各路儿科专家大拿都肯定的告诉我,如果没有频繁感冒发烧,诱发过敏性鼻炎的概率会小很多很多!
哪吒的过敏性鼻炎,是我一想起来就自责到想要撞墙的事情。
但这事儿不是送日托的锅,而是我不能坚定选择自己要走的路,非要为了所谓“体面”二字选择那份工作的锅。
如果我不要天真的以为朝九晚五+公司附近日托就能平衡自己和孩子的需求,我完全可以毕业之后立即去做我想做的事情,把哪吒送到家附近的日托(也有非常好的选项),那么孩子就不需要跟我天天挣扎在北京恐怖的早晚高峰中,或许也就不会得上过敏性鼻炎。
可惜哪吒已经得上了过敏性鼻炎,我读再多文献,求再多中西医,这个毛病也没能彻底解决,我后悔到想去死,也没有用。
我把这段经历和我的分析写出来,也是希望看到这里的妈妈,尽一切可能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时间,避免这个问题。
03 送托也不是万事大吉,当妈没有偷懒的选项
因为娃绝大多数的时间是在日托度过的,很多技能我都属于“捡现成的”,看样子确实是十分轻松,甚至有的妈妈来问我如厕训练具体操作之类的,我都只能摊摊手,“不知道啊,反正周一送去还不行,周二就告别尿不湿了……”
但当妈妈真的没有偷懒这个选项,世上也没有十全十美的日托。
我给哪吒在选日托时,考虑到其他优势,就放弃了对英语浸润时间的要求,这家日托的理念是强调强势母语,一周只有两个半天是纯英文时间,尽管老师无论是发音还是耐心,都非常非常好,且哪吒在的这一年多时间,老师也蛮稳定的,但英语时间还是太短了。
这一年中,我回到家总惦记搞我的副业,也就没有做系统启蒙规划,哪吒拿什么绘本就给她读什么绘本,日常生活也没有跟她说英语。
这样的结果就是,哪吒的英语落后母语整整一年——英语只能蹦单词儿和come on/ sit down之类的短句,而中文呢,已经能张口怼人了。
说好的培养双语儿童呢……
虽然说从现在开始抓紧英语也不算晚,但这事儿也算是给我敲响了警钟,鸡娃需自鸡,偷懒没戏。
总体来说,哪吒的日托生涯还是非常充实圆满的。有图为证!
以上就是哪吒日托生涯的全部心得,如果对正在阅读的你有一点点帮助的话,点个小红再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