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阵英国嚷嚷着要跟美国来南海“自由航
行”,听说法国也要来,不由得想到了这两个国家之间过往的一些情结。
在美国崛起前,英法是世界两大强盗,他们明火执仗地抢遍了全球,为了让劫掠更有效率,他们常常结伙打劫,“英法联军”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个词,两百多年来,这两个强盗多次以“英法联军”的面目出现。在中国火烧圆明园的是他们、在克里米亚怼沙俄的是他们、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与德国死磕的是他们,“英法联军”几乎无往不胜。但这两个强盗渐渐老了,二战后抢夺苏伊士运河的那支“英法联军”虽然能欺负埃及,但面对年轻力壮的美国,他们没吃到好果子,还吐出许多了以前抢到的利益。此后“英法联军”好像销声匿迹了,其实不然,只要稍有风吹草动,他们就蠢蠢欲动。1982年马岛战争中,法国虽然没有直接出兵,却结结实实地帮着英国打了阿根廷一闷棍。高卢雄鸡在战争的关键时刻断供了幻影飞机和飞鱼导弹,还把这种导弹的关键参数向英国公开,让英国航母死里逃生,最终赢了战争。这其实是一次隐形的“英法联军”。直到几年前,这两个老强盗还想联手,居然开了脑洞想让两国海军合用航母,这可是两个强盗合用一把刀,到时候怎么玩儿啊,后来他们自己也觉得太不堪了,只能作罢。
别看英法像一对好基友,一旦没了共同的打劫目标,他们是不能友好相处的,而是关起门来往死里掐!先打了一场百年战争,后来从欧洲打到非洲,再到美洲,到处都是他们的战场。而在大航海时代,海上航路最为关键,所以海洋就成了他们的主战场。
在海上争霸中,虽然互有胜负,但英国海军在长时间里一直占据上风。因为英国是海岛国家,全力经营海军,而法国是欧陆霸主,需要维持庞大的陆军,所以海军规模不如英国,而且英国航海技术好于法国,海军战术也高于法国。海盗出身的德雷克在十六世纪末发明的舷侧战术是革命性的,凭借这种战法,英国海军多次击败法国海军。但法国也有自己的优势,就是法国军舰质量优于英国,火炮射术也比英国好。由于两国海军技术特点不同,导致了他们在海战中对“风头”争抢方向也不同。英国海军喜欢抢上风,寻求“迎风手段”,这样可以快速逼近敌人,重点打击容易瞄准的敌方船体,希望直接击沉对方。而法国海军擅长从下风进入战斗,发挥远射优势,打击敌舰的桅杆和风帆,使敌方失去控制,再寻求歼灭对方的机会,如果战局不利,那么在远距离的下风位置上也容易脱离。法国舰队奉行的原则是“谁战斗后能脱身,谁就能生存以待来日再战。”
其实这两种战术并无优劣之分,只是根据自身特点的扬长避短之举,其核心仍是发扬舷侧火力,把航海术、操舰术、火炮射术三者集合起来,使己方舰队发挥最大威力。
在风帆动力时代,每艘战舰都有几层甲板,舷侧开满了射击孔,看起来像蜂巢一样,为了发挥最大火力,舰队必须按一定队形排列,尽量以舷侧对敌,每艘舰在队列中都有自己的规定位置,“战列舰”的称号就是这么来的。为了严格纪律,英国在1691年颁布法律,规定单行纵队,也就是中国人说的一字长蛇阵是战舰编队的唯一形式,违反这一规定的舰长将被送上军事法庭。这一铁律被英国人奉行了两百多年,直到蒸汽动力时代。英国的好学生日本也是这一铁律的坚定执行者,在対马海战中,东乡平八郎冒着极大危险下令联合舰队以单纵队作U型转弯抢占T字头,就是为了充分发扬舷侧火力,集火攻击敌方首舰,结果取得大胜,全歼俄国舰队。
法国海军虽然总体上被动,但也不是没有作为。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法国全力支持美国,法国海军凭着“下风”战术,发扬造舰技术和炮术优势,也着实痛殴了英国海军好几回,要不然,遭到英国海军海上封锁的美国能不能独立还难说呢。直到1805年的特拉法尔加海战中,英国海军击败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纳尔逊用生命换来了这场战役的胜利,从此法国海军精锐尽失,再也无力与英国在海上争霸,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才真正确立。
两百多年过去了,英法这两个老强盗是真的老了,却仍有一颗强盗的心,仍然不忘过去大碗喝酒,大称分银的日子,他们仍然关注着海上的“风头”,英国的主力战机叫“台风”而法国的叫“阵风”。但时移世易,在如今的南海,这两个老强盗就算跌跌撞撞地赶来,也难以抢到任何“风头”了,真如毛伟人所言,“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