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大循环

        循环之网。老周在巷口开了家修鞋铺,三十年来,每天清晨都会把那只掉了漆的铁招牌擦得锃亮。

        这天他蹲在门槛上磨鞋钉,眼角的余光瞥见对门的张婶正踮着脚够窗台上的花盆,花盆晃了晃,眼看就要摔下来。

        他几乎没多想,手里的鞋钉都没来得及放下,几步冲过去稳稳托住了花盆。“哎哟,多亏了你老周!”

        张婶拍着胸口道谢,老周挠挠头往回走,才发现自己刚才的动作根本没过脑子——就像每次看到放学的孩子踮脚够店铺的门把手,他总会下意识把小板凳推过去;

        看到隔壁的流浪猫在雨里缩成一团,总会顺手往墙角放半盒猫粮。这些事像刻在骨子里的习惯,他从没想过为什么要做。

        直到那天收摊时,一个背着画板的姑娘蹲在他的修鞋铺前,对着墙角那丛不知名的野草写生。

        “周师傅,您每天都给这草浇水吗?”姑娘指着草叶上晶莹的水珠,“我观察好几天了,这丛草在墙缝里都快蔫了,您一浇水就活过来了。”

        老周愣了愣,他确实每天收摊时都会往墙角泼点洗刷子的水,从没想过那点水竟让野草活了下来。

        姑娘忽然笑了:“您看,这草扎根在墙缝里,风一吹,种子说不定就落到谁家的花盆里;

        您帮张婶扶花盆,张婶昨天还给三楼的李奶奶送了刚蒸的馒头;李奶奶的孙子上次帮我捡过掉在地上的画笔呢。”

      她指着画板上用虚线连起来的小图标——修鞋铺、花盆、馒头、画笔、野草,像一张看不见的网。

        “这就是万物的循环吧?您觉得是下意识的举动,其实都在悄悄连着别人呢。”老周看着那丛野草,忽然想起二十年前,他刚接手修鞋铺时,有个穿校服的少年总来蹭他的灯泡写作业,后来那少年考上大学,每年寄来的明信片里,总会提一句“记得您总把最亮的灯泡挪到我桌前”。

        而那个少年,好像就是现在经常来买报纸的邮局职员小王。傍晚的风卷着落叶飘过街角,张婶的花盆里,一朵指甲盖大的小花开了。

        老周收拾好工具,习惯性地往墙角泼了点水,转身时,看见小王正帮一个拄拐杖的老人拎着沉甸甸的包裹。

        老人笑着道谢,手里捏着的,正是从张婶店里买的花籽。老周忽然懂了,那些不经意的举手之劳,那些没经过深思熟虑的善意,就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会一圈圈荡开,最终汇入某个看不见的循环里。

        你不知道自己的哪一个动作会帮到谁,也不知道谁的哪一个举动会温暖你,就像墙角的野草不知道,每天那点洗刷子的水,会让它在砖缝里开出花来。

      他锁上修鞋铺的门,铁招牌在夕阳下闪着微光。明天清晨,他大概还是会下意识地擦亮招牌,还是会在看到别人需要时伸出手——这些不需要刻意去想的事,本就是万物循环里,最自然的一部分。

        夜风渐起时,老周的影子被路灯拉得很长。他往家走,路过巷尾的垃圾桶,看见一只瘸了腿的流浪狗正对着里面的骨头呜咽。

        他停下脚步,从裤兜里摸出早上没吃完的肉包,剥开纸皮放在地上。狗警惕地退了两步,见他转身要走,才一瘸一拐地凑过去,狼吞虎咽起来。

        老周没回头,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熨帖了——这动作和他给墙角野草浇水一样,自然得像每天要吃饭、睡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