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
美丑分的太清楚,则难以与万物契合;智慧和愚钝分的太清楚,则难以与人相处。
“于人不可轻为喜怒,于物不可重为爱憎”,如果将美和丑分的太清楚,那么难免因其美忽略其不美,因其丑而难以发现其美之处。毕竟没有任何一物是完美无缺的。正如当我们看见视频或图片上的大海之美,沙漠之美,山川湖泊之美而心神向往,此时的我们是被主观喜好所左右的 ,完全忽略了在这些大美之下可能隐藏的危险之处。若是没有周密的计划,很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且不说是独自一人深入戈壁沙漠,群山峻岭,冰川高山之处,即便是数人结伴同行,最终还是需要救援才得以脱困。自然之美是这样,人之美,金钱之美,名利之美亦是如此。自古“红颜祸水”,可如实说来,人美并无过错,何谈因此而起祸?此祸之根本来自于“重为爱憎,好丑心太明”,皆是因为自身欲望之沉迷而不可自拔,为独自占有而与他人生出事端。因红颜之美而迷失本心,错,岂在红颜?因自然之美而盲目行动,错,岂在自然?
同样,过于在意一个人是否贤明智慧,或是昏昧愚钝,自己都会因此而产生主观喜好,从而产生故意亲近或可以疏远之念。常听人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或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难道我们在生活当中遇到的都是可以“类聚”或是“朱者”?如果不是,其他的人我们都可以不予理会吗?恰恰相反,我们难道不应当是“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或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吗?人不能总是以自己各种目欲望而有目的的接触“应该”接触之人,或是因他人对自己“并无用处”或在他人看来不值得而选择规避。无论是哪一类人,既然人无完人,那么人亦无非人,总有所长,总有优点,只是缺乏发现,缺乏交流去了解。而不是一概而论,不予理睬。
聪明人有聪明人的效率,有其过人之处;而愚钝之人有难能可贵的直爽与纯真,有着越来越罕见的品质。我们每天吃饭还换着花样,什么场合吃什么样的饭,穿什么样的衣服。那么对于人而言,不同的环境下是否也需要有贤者与愚钝之人?对公时贤者的高效率以及办事能力重要,而愚钝之人善于倾听,可以向其吐露心声,以缓解压力。或是其他需要信任之人所能从事的事情。
士君子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君子应该是内在精明而外表浑厚,公平对待美丑,使得贤能和愚钝之人都能受益,这样才是有德之人。
“轻喜怒,轻爱憎”,对待美丑应当一视同仁,没有过分的迷恋,也没有过度的厌恶。之所以产生对美丑、贤愚的区别对待,皆是由于外物对自己的迷惑过甚,而自己难以跳脱而迷失于其中。也是由于自身的选择过多而造成本性迷乱。就好像一个爱挑食的人,这不好吃,那不美味,这没营养,那会让自己长胖,皆是因为选择过多造成。如果客观环境能让其得到的就是馒头,无论当初有多么的挑三拣四,过两三天后,在其看来馒头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人心总是贪欲不断,且贪得无厌,若非如此,知足而常乐,内心清明,却不卖弄而流于外表,这才是君子应当具有的厚德载物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