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在各种企业的工作经历中,接触过的工作伙伴,已经数不胜数,但真正能够在离职后成为朋友的只有几个而已,大多数因为地域区隔、长期不联系,关系仅限于互刷朋友圈了。
而我在一段国企的工作经历中,也体会到了:“在层级体系森严的职场中,很多人只是在演那个职场中的自己。”
在这样的办公室里,只有权利,没有社交。很多人工作是因为不得不去做,而不是自己想做。
当然,不代表所有的公司都有这样的情况,较为扁平化的组织,迫于权利意志去工作的情况就会大大减少,而员工也更愿意主动工作,达成合作,从而产生更深厚的关系,使得组织更加紧密。
在我们工作的过程中,究竟应该怎么进行社交呢?
只和办公室里的同事打成一片,就可以了么?当然不是这样。
李笑来老师曾经说过“信息送达本身不是教育,那顶多是出版。真正的教育,一定是有效的社交,一定是群体共同成长。耳濡目染的教育才是真正有效的教育。”
所以,而做好职场社交,就是给你进行着实时且免费的职场培训;而真正的职场社交,除了工作中获得,也应该来自于办公室之外。
多元化社交
人的认知边界决定了这个人的天花板,而很多的时候,我们感觉自己没有办法突破自我,就在于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没有充分了解到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群是什么样的。
我是学设计出身,美院毕业后的五年,作为设计师的我,最喜欢接触的还是设计师或者是搞艺术的人群。这群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创意,天马行空;我很享受和他们相处的这种感觉。但等我到了大型外企、互联网公司后,发现这个世界还有程序员,做事很有逻辑、很内向不爱沟通;也有产品经理,具有行动力、经常口吐莲花;销售们具有个人魅力,谈客户时展现出十足的狼性;等到我创业了以后,才会发现,公司创始人这个群体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都很强,同时又愿意承担巨大的压力,个个都是工作狂。
回过头来看,自己在设计师这个行业,只是社会职业分工中的一小部分。
而只有认识更多非本行业的人,了解他们做什么,在想什么,才能更好地对自己的工作在社会分工中的位置有一个全然的角度。跨行业的沟通,有利于拓展自我认知的眼界,及时纠正局限的视角,对做好个人职业选择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共性与进步
最近一两年,我通过各种方式加入了不少付费或者免费社群,也做一些公益性的工作,在线上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好友。有的会在微信上经常深度沟通,或者直接线下见面聊工作、聊生活。形成了在本职工作之外的更大的社交圈。
线上相识的朋友,一般都有着相同的价值观或者彼此欣赏,更能形成长期的价值共同体。比在职场上,你入职以后才逐渐接触的合作伙伴,基础要来得更加坚实,毕竟这些你愿意沟通的人,都是你自己一个个进行了筛选的。比起在公司里“被安排”与一些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一起不痛不痒地沟通,幸福感强多了。
线上社交值千金
另外,线上的弱社交正主导着我们的社交活动,而正是这种社交关系,促成了一些我们策划的线上活动,无论是产品大佬们,还是协作的小伙伴都无条件地贡献出他们的时间和精力。
可以说,其实我们的线上协作都完美地完成了。这样的结果,还是基于建立共识,这跟一家公司的运作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公司的价值观吸引的一群志同道合的员工,公司也因为价值观可以留住员工长期为公司产出价值。但过于中心化管理的公司和互联网时代的去中心化也会变得格格不入。
是的,一方面,在网络上以个体为中心的节点,重新形成了合作;一方面,有愿景的公司吸引到了更优秀的人才,比如张一鸣的字节跳动;而只招收“干活”和“会挣钱”的员工的企业,人才大量流失。
网络上的职场社交,类似一个去中心化的价值大网,通过项目协作的形式进行社会价值重组,由于便捷和沟通成本低,价值甚至可超越公司组织与管理的高成本形式。
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以个人为单位的合作形式,自由职业者可以通过线上协作,完成之前在公司里才可以完成的事。
而从个人的角度,一个基于个人价值网络的个体有效运作,那他的反脆弱性就非常强。因为他不是在适应公司的环境,而是适应市场的大环境,“生存”的几率会更高。
向大牛学习
在职场上,选老板是很重要的,在和老板合作的过程中,除了为老板提供价值,也要向上看齐,学习他的能力、品德等各方面高于你的地方。在这个耳濡目染的过程中,你也开始学会如何对待下属,对待客户。
当然你的老板是给你发工资的人,所以要认真对待,好好管理;另外一方面,在职场上的进步,还需要接触更多的牛人。比如,在一些互联网平台上,会有各个行业的顶尖专家的付费线上线下问答,有些人舍不得几百一千的钱,就放弃了沟通的机会。
很多人认为花几十万读一个MBA学位、或者花几千元上一个培训班是值得的,但花钱找职场大牛沟通和咨询却不值得,这就是一种学生思维。当一个人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技能后,依靠他在职场上进阶的还是学历么?不一定。
还是那句话:教育不是学习知识,教育是耳濡目染,激活镜像神经元的过程。
而职场社交就是最好的职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