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聚会问向来很活跃的朋友为何近来消迹于朋友圈。朋友打趣说:“根本不敢打开朋友圈啊,好友昵称不是这个师就是那个师;不是在国外旅游就是在赴高端宴;朋友们好像都已经站在人生巅峰,只有自己好像一直在原地,太让我焦虑了,看朋友圈真的影响正常生活,哈哈。”另一个朋友补刀道:“能站在原地就不错了,我觉得自己是一只被生活抛弃、掉进焦虑深渊的井底之蛙!”
朋友们描述的心理状态我都懂,常人如你我或多或少都有过因为面对过量信息而产生类似的迷茫和恐慌:难道只有我一个人没有进步?
相信我,你不是一个人。生存的竞争本能让人不甘落后,内心的迷茫恐慌加大人们对知识获取的需求。“改变命运”、“人生逆袭”、“21天速成”、“爆发式成长”、“快速崛起”……这些让人肾上腺素上升的“课程词汇”我想你一定不陌生。
9月份我参加了一期两天一夜的商业课,这次课程学习最后当然也是营销课程,课程费用还非常高。两天一夜里,优秀的老师们每场课都会重新换一套精致的套装,课程中间时不时穿插美好动人的家庭小故事,呈现出来的都是人生赢家的样子。她们告诉大家成功如何好,但没有告诉大家失败的教训;她们分享荣耀和光环;但不会告诉你她们走过的弯路和踩过的坑。说白了,她们给鸡汤,但没有给勺。她们告诉你要善于投资自己,购买课程、上课学习就是最好的自我投资,似乎在她们那里交了学费,人生就可以从此逆袭。这让我想起“知识付费”鼻祖级人物罗胖提到知识付费的逻辑是:“当你看到它或为之付费的那一刻,你就马上把自己想像成了另外一个人,一个比你现在要好得多的自我。所以,能不能让人产生这样的想象,这是付费内容的标准。”付费购买了想象,焦虑就得到缓解。“知识付费”正是知识服务商正是抓住用户“成就动机”心理展开营销的。
当优秀老师们在台上热情高呼:“还有同学要报名吗?这种优惠不是一直都有的”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不就是保健品推销员向老年人推销延年益寿吃保健品的场景?不就是江湖算命先生让人“破财消灾”买安慰的套路?
焦虑是中性的,在对的出口,可以转化为成就事情的驱动力。可鄙的是那些利用焦虑的知识付费商,为了让更多人来买安慰,制造恐慌,却无法给出真正的解决措施。所谓“病急乱投医”,焦虑让人容易变的短视。如果我们总是具备“短线思维”,我们很容易成为一个“机会主义者”,相信风口、无法专注、患得患失。试想这是我们想要人生吗?
虽然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同,但内心深处一定会有成功的渴望,只是有的人表现强烈,有的人深藏内敛。追求成功让我们磨炼技能、修炼品性,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这多好啊!但成功不可能是急功近利的模仿,梦想更不可能是人云亦云的跟随。
真正能够有所成就的人,都有着对自我的清晰认知、对目标的独立选择,然后相信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在踏踏实实的坚持中摆脱了平庸,塑造了他们的与众不同。曹雪芹写《红楼梦》花了10年;司马迁写《史记》花了15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花了20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了27年;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花了34年;哥白尼写《天体运行论》花了36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花了37年;马克思写《资本论》花了40年;歌德写《浮士德》花了60年……巴尔扎克说:“持续不断的劳动是人生的铁律,也是艺术的铁律。”上面这些例子都证明持之以恒是成功的“铁律”。天才如他们,都尚且需要岁月加持,何况资质平庸如你我?
学投资的人都知道股神巴菲特就是“长期主义者”。贝索斯(亚马逊的 CEO)说:“有一次我问巴菲特,你的投资理念非常简单,为什么大家不直接复制你的做法呢?”巴菲特说:“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地变富。”当我们在给自己的投资设立期限时,有谁不是希望每天都能看到一个当天收益的具体数值,又有谁不是希望在自己30、40岁时就已赚到了足够多的钱?但实际上股神巴菲特,99.8%的资产也是在他50岁后赚到的,99.99%的人即使知道了“巴菲特”的致富秘密,也不可能成为“巴菲特”。
投资理财需要“长线思维”,个人成长亦然。我们需要学习,也需要“输出”来检验巩固“输入”,但不是知道点皮毛就想着变现忽悠别人, 而是学会把时间拉长,做个“长期主义者”。你会发现,如果一件事是你真心想做的,那么你本就拥有实现它的时间与能力,根本无需如此着急,更无需如此焦虑和慌张,这就是拉长时间思考法。它是消除焦虑与恐慌的一剂良药,能够让你拥有“长期主义”的定力,不为外物所扰,不为心情牵绊,只是坚定的看着自己的目标,走好自己想要的每一步。
“慢慢来”才比较快,在心里种下一颗“长期主义”的种子,用足够的耐心、理性和勤勉浇灌,满足于当下,但不满足于未来,时间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