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爹爹爹,那后来呢?”
一个七八岁长得挺机灵的小女孩拽着院子里乘凉男子的长袖,要他把故事讲完。
“两个男的的故事你还讲个没完了是吧?我看你是不是也想去分桃断袖啊?”
东面厨房里走出个未施粉黛的妇人,头发随意拢在后脑,却仍是风采动人。她端着一盘洗净的李子,放在了石桌上。
“我也讲了挺多男女的故事啊,又不是只讲了这一个。”
赵廉拿起盘中一颗又大又圆的李子,咔嚓啃了一口。
“嗯,甜!闺女也来一个?”
小女孩早就往塞嘴里塞了一个,不过可能不太好吃,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
“哈哈哈哈……”
赵廉哈哈大笑,摸着闺女的头,给她挑了个好点的。
“家里挺热闹啊!”柳辞推开院门,就看到一院子的欢欣喜乐。
“来的正好!吃李子吧,新摘的。”
赵廉抬起脖子招呼了一眼,又躺回了藤椅。
“柳爹爹!”
小女孩跑着过去一把抱住柳辞。
“小涣儿又长高了不少啊!看你柳爹爹给你带什么好吃的来了。”他接过小厮手里的木盒,里面都是些精细糕点。
“又给她带甜的,都坏了三颗牙了。”苏阁半是生气半是无奈。
柳辞笑了笑:“苏伯伯挺想念你们的,什么时候回去一趟?”
苏阁道:“端午吧,也没几天了,等这边账都收完了我们就回去,要不今天你回去的时候把涣儿也带回去,她姥爷催了好几次了。”
“好。”柳辞笑着点头答应,他看向木盒前一脸兴奋的涣儿,跟苏阁小时候真是一模一样。
“听说钺王今年端午会来苏州?”
赵廉有一下没一下地摇着手中的蒲扇,问得也漫不经心。
柳辞一愣,很快目光瞥向石桌上荧黄剔透的李子,随手拿起一颗:“大概吧。”
饱含汁水的酸甜入口,瞬间解去了这一路来的干渴,他就什么也都懒得再去想,只感受着沁入身心的舒畅。
两人没再说什么,仿佛之前赵廉根本没问过柳辞也没答过。
他在赵廉家吃了个午饭,下午就带赵涣回了苏州城。
如今皇权归位,摄政王也退隐庙堂之后,做起了闲散王爷。还好景玟是个仁君,并未对过去的摄政王有太多愤懑,只是他还是想让安远侯回京。
柳辞实在无心官场,几番推辞,景玟也只好作罢。要说当初,其实也是自己借他之手摆了一道,要是皇帝知道自己的真正目的,只怕……
他想到这不由得摇头笑了笑,当初的自己,真是疯了!
“爹爹你笑什么?”
赵涣坐在他怀里,一边啃着糕点一边眨乎着大眼睛。
柳辞擦去她嘴角的糕点屑,道:“笑你啊,都吃到脸上去了。”
“没有!爹爹刚刚不是看着我笑的!”赵涣这种时候又特机灵,非要刨根问底。
“哦,我想你二娘了。”
“可我没有二娘啊?”
“以后就有了。”
“以后是多久之后?”
“不知道……涣儿你看那边的糖人儿,想不想吃?”
柳辞指着苏州城里街边上卖糖人儿的摊,他知道涣儿很喜欢苏州的糖人儿。
“好啊好啊!爹爹我要吃!”
柳辞一把抱她下车,穿过密攘的人群,挤到了小摊前。
“老板,两个糖人儿。”
“好嘞!四个铜板。”老板从货摊上取下赵涣要的那两个,收了钱递了过去:“您走好!”
柳辞抱着涣儿往回走,到了马车边正要上去。
“柳辞!”
马车这边人少,柳辞回过头便毫无障碍地看过去了,认清后却是一惊。
几个行人自他眼前路过,步履自在,言笑晏晏。十几步开外的地方,那人乌发金冠、玄衣锦袍,一手背于身后,一手执扇轻摇,身后是风吹幡动、云淡天高。
只见他目光如定,朱唇微扬:
“我来找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