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快下班的时候,收到一条扣税信息。平日,我都是自动忽略这些信息的,因为不管扣多少,到一年算总账的时候,都是会如数给我退回来的,毕竟,工资就那么点,哪里够扣税?
不过,昨天我多了个手,点进去看了一下。这一看,吓一跳,税务单上显示的我的工资远远高于我拿到手的工资,什么情况?以前的扣税虽然也是不明不白,但工资总额基本是我拿到手中的数字。可今年的这个上面显示的数字是我怎么样也算不出的高度。先去问问同事,同事说她没注意,我让她打开税务APP看看,一看,也是一样的远高于她拿到手的工资。她问有没有可能是以前每季度发的绩效现在分到每个月了?我说那也没那么多啊。她却说有,说一个季度一万多。不对不对,才八千多,我说。她问了我的职称,肯定的说同级别应该是一万四。啊?这是又出来一个新问题?合着我一直是发少了,我竟不自知。
先打电话去人事科问问,因为发多少,都是人事科说了算。电话打过去,对方听了我的诉求,把皮球踢到了财务科。好吧,没事,我去问。问了一圈,关于税务,关于绩效。电话对面的同事很耐心的帮我查询了之后回复了我详细情况,对于税务一块,我算是搞明白了。那就是以前扣税是按拿到手多少再按标准扣,所以APP上显示的是实际到手的钱。可今年改成了将所有应发款显示,在扣税的时候再扣掉已经在工资单上扣掉的钱,再按扣税标准扣。(有点绕)我算了算这几个月拿到手的,和APP上显示的依然有差距,但没那么大。算了,先做个表格,记录下来,到一年的时间再看总账吧。
目前我最关心的是绩效的问题。财务科的同事说这个还得问人事科,我就知道是这样。莫名其妙被扣那么多,我竟然一直都糊里糊涂的。不过,昨天下午已经快下班,等到今天一早上班,打电话到人事科。
人事科给我的解释是,因为我2022年休了一年病休,所以2023年我的绩效会扣。我说,这不合理啊。我病休那一年,已经是拿的病休的绩效,怎么2023我上班一年,还是只拿病休时一样的绩效啊?那既然这样上班不上班都一样,我还有什么上班的必要?对方回复,休病假那一年是肯定要扣的,2023年的钱是按照以前的标准发放的,这个标准就是上一年的年度考核。因为我上一年病休一年,年度考核上就是病休一年,所以2023也是按病休扣的。这个是预发,如果新的标准出来显示发少了,到时候会补发多扣的部分。
我说,那也就是说,上班的时候,那个绩效按上一年的年度考核算,病休的那一年,按病休算。那么我病休一年,得扣两年的钱,是这个意思吗?你觉得合理吗?对方回复,她们是按标准扣除的,没有问题。可是,这算不算得上是双标?
我很不能理解,所以,我去城市留言板留了个言,希望他们能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当然,我知道,问题最后仍然会返回的单位,没事,小老百姓一个,我只争取我该得的。我可以不在乎拿多少钱,但我在乎的是公平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