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维里的墙》作者古典,以前听说过这本书的名字,仅从名字上看,我觉得这可能是美国人写的成功学一类的书。
当我连续读了9天,花了9个小时读完以后,对作者古典也有了比较立体的了解。每天读一段儿,特别有一种每天和作者聊了一会儿天的感觉,很奇妙,相见恨晚。
未来有一天,我希望我的儿子可以读读这本书,最好是在他上大学之前,越早越好。
以下摘录一些不舍得就此遗忘的文字,与君共勉且自勉之。
封面
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追求宏大的意义,而在于行动和思考。
拆掉思维的栅栏
有时候限制就是限制本身。
安全感是给予,不是索取。恐惧越多,索取越多,不安全感反而递增。
序言 你看世界的角度,决定了你的样子
“做聪明的努力”这个答案,逐渐被“选择大于努力”取代。
从短期来看,心态认知方法论最重要;从长期来看,开阔视野、做好选择、借力系统是人生复利。
公司培训的热门课,从“把信送给加西亚”“请给我结果”的心态突破,到“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时间管理”的方法论升级,再到“抓住风口”“点线面体”的整体战略共识。
从认知到方法论再到系统论看问题,这是人类认识事物、层层展开的认知过程。
不要去想人生的意义
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
意义太多,就很难指导具体的生活。
为大意义而活的人因为看不到头而毁灭;活下来的人,则是在糟糕的生活里找到了切实的、可实现的、可追求的小意义。
意义拥有用来感知当下,意义追求则是追寻未知;前者支撑当下,后者拓展未来;一个走心,一个走脑。
你现在能感知什么意义、认同什么目标,就先好好地体会这个意义,为这个目标行动。
价值不分高低,每一个都很珍贵
好的作家藏不住价值观。
伟大的梦想是事后总结出来的,当时,你需要的就是一个行动的小意义
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
全力以赴地爬上你目之所及的一个小山头,你会看到更多的山,看到下一个山头和路。就这样凭着“有意思”一个个地把你关心的事做到极致,你会走到你想象不到的高处。
千万别定太大的计划
“从今天起,我会不断地提醒你,降低速度,保持心率,累了就走一段儿,心率降下来再跑,不着急。跑完你觉得神清气爽,那就是身体在分泌多巴胺,想明天继续玩,你就可以逐渐加大训练量了。”
比小更重要的是做,有时会做很久,久到老天愿意奖励你点儿什么。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玩法
没有见到更大的世界,没有见过不同的别人,怎么知道什么才是自己?你得看过了世界,才有世界观;你得看到了全部,才能安心守住局部;你得看到了自己的优势和局限,才能回来做自己。
找到热爱的领域,做极限运动员
顶级运动员都是这样——从小就练,心思单纯,对冒险发狂。
这个时代的玩法,就是找到热爱的领域,成为极限运动员。
这个时代的通关法则
有一次我和追光动画的投资人Figo聊起他的投资经。追光动画一直在投资国产动画,《白蛇》《罗小黑战记》《哪吒》《姜子牙》背后都有他们的参与。
Figo非常赞同“每个高手都是极限运动员”的观点。他说投资人要找的就是趋势之上的极限运动员,然后支持他们做。不管成不成功,他们都是成功率最高的人——如果他们都不成,就没人能成了。
成功=卓越×概率
卓越=天赋×刻意练习×时间
概率=正确的方式×热情×时间
死在打字机上的阿西莫夫
找到自己的极限运动,全力投入,这就是这个时代的通关法则。
有趣是无条件的投入
兴趣就是以最高级(est)的形式投入当下(ing)的事情中(inter)。
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做事情既快,又乐!
薪资、工作环境、同事关系只是兜底的“基础因素”,只能让你不讨厌这份工作,而真正激励一个人的是挑战、认可、责任感以及个人成长等“动力因素”。动力因素很少与外在刺激有关,更多的是与你的内心有关——那些“动力因素”让人找到工作的意义。
年轻人到底该不该买房?
霍夫曼准备创业的时候,父亲跟他说:“去吧,家里给你留一个房间,失败了就回来。”霍夫曼很踏实,他知道自己不会无家可归。当资金耗光之后,他就回到这里,再找一份普通的工作养活自己,这反而激励了他在商业道路上不断进取。
安全感如何毁掉职业发展
世界很大,我却没有力量去任何地方,那是一种好像被什么东西囚禁的感觉。
这不是爱情,而是恐惧
爱有两种:一种是死死抓住,你紧张,他也紧张;一种是轻松托住,你舒服,他也舒服。
关于“爱”的三个误会
喜欢是指向行为的,而爱则指向人的本身。
为什么美女大多不认路
你的潜能好像你的咨询顾问,如果一开始你信任它,它就会越来越努力,为你做越来越多的事情;如果一开始就不信任它,而去依赖其他东西,它就会慢慢地远离你,在你需要用它的时候,它也不会来。
如果没有内在安全感,但是内心又迫切需要安全感,我们只好慢慢地转向外界,寻求外部的寄托。这会让我们的自信完全被摧毁,恐惧开始滋生,因为我们的潜意识知道:外物是无法完全被掌控的,而我们又无比依赖这些东西。
6招快速提升安全感
特蕾莎修女说,上帝不是要你成功,只是要你尝试。
接近那些简单快乐的人,看看那些干净明亮的电影和图书,做一些无缘无故就会让你快乐的事情。
“故事一旦被讲出,过去的事情就会被烫平在生命的衣服之上,不会再像空中的幽灵一样袭击着你。”在一次职业规划课上,来自中国台湾的黄素菲老师这样说。
安全感不是索要的,而是给予的
奥普拉·温弗瑞在2008年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上说:“如果你受了伤,你需要帮助他人减轻伤痛。如果你感到痛苦,就去帮助他人减轻痛苦。如果你的生活一团糟,就去帮助其他处在困境中的人摆脱困境。”
你还相信星座是真的吗?
人们真的会变成自己觉得“应该成为”的人。
“思维里的墙”如何限制你
我们必须找到内心世界中最柔软、可以改变的部分,然后通过思考和观察重新塑造我们更加喜欢的世界。
心智模式到底是什么?
如果你的手机很好,却安装了一个很差的软件系统,效率肯定不会高;反过来,如果手机一般,却安装了一个强大的软件系统,也很容易死机。我们的大脑就是这部手机,而心智模式就是软件系统。
优秀的人有一整套优化得非常好的后台程序,这些程序清晰、干净,不占内存,直指目标。正是因为这样的思想程序,他们总会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在压力面前有完全不同的心态,对事物有全新的看法,对同样的事情也有完全不同的结论。人们总说优秀是一种习惯,其实优秀是一套心智模式。
全球首个语音助理广告网络广告公司VoiceLabs的首席执行官亚当·马奇克说:“对一生进行充分规划永远都是一个好想法,但一定要记得写下来的时候要用铅笔,而且手边还要有块橡皮。”
如果你是金子,并且想要发光,那么首先你要提高自己的含金量。只有达到一定程度,你才会成为金矿。在你被挖掘出来后,你要经过痛苦的碾磨、冲刷、浸泡,把你身上的杂质(不好的习惯、污点)去掉。然后,还要成形,被打磨、抛光,最后才能成为很有价值的发光的金子!如果你是金子,你要做的事情是找到让自己发光的方法。
升级心智,拆掉思维里的墙
让我们先回忆最近做过的一件事,然后跟着复盘流程一起复盘一下。第一,回顾目标。•回忆下做这件事之前,你的目的或期望是什么?•这个目标设定得靠谱、精确吗?•有没有发生“目标损耗”?这里所说的目标损耗是指,由于不愿承认计划和现实差距而产生的偷偷降低目标标准的行为,比如你计划背100个单词,实际只背了50个,你会安慰自己:这也不错啊。第二,评估结果。•满分100分,你给自己打多少分?•和满分差了多少分?差在哪里?•如果能够再提高10分,你希望提高在哪里?第三,分析原因。情景再现,回顾事情的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并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原因。•可控的原因:有没有更好的做法?是不是已经全力以赴?•需要合作的原因:自己这部分做好了吗?需要合作的部分,是否为别人留出了足够的空间、时间和支持?•不可控的原因:是否充分沟通,及时跟进进度?有没有什么方式可以纳入控制?有没有控制风险?第四,总结经验。•哪些事情应该坚持做,哪些应该马上停止?•哪些人、哪些行为的价值值得重新评估?•哪些事情可以做得更好?具体该如何做?•对整个事情背后的规律,你有什么新的认识?•有没有哪些“经验”其实只是假设?
复盘切入的其实是心智模式升级之路(混沌—察觉—醒觉—超越四个步骤)中的第二步。它就像一个楔子,让我们亲手将它楔入我们的日常:•帮我们从埋头做事的“混沌”中抽身而出;•让我们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察觉”自己做过的事,发现做得好的地方,发现有待改进的地方;•从成就中总结、优化,从失误中学习“醒觉”;•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调整更好的心态,从而实现自我“超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说,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经过两次创造,一次是在脑子里构思,一次是真正地做出来。其实,一件事情可以经过三次创造,除了上面说的两次,还有一次就是复盘。复盘既是在重新理解过去,也是在酝酿未来。
成功,就是越走越近
成功的真正意义应该是:越走越近。
“我不能停止呼吸,因为明天,当太阳升起来,谁知道潮水能带来什么?”(“I have got to keep breathing.Because tomorrow,the sun will rise.Who knows what the tide could bring?”)
不要和只要结婚的人谈恋爱
打破“后来”模式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进入未知领域的时候给自己一个不做选择、只做观察的空间和底线。在这之前,不要做决定;一旦过了这个底线,就要大胆地选。这就是最好的“选择”模式。
怎么找到最适合的工作?
如果一个东西过于完美,那么它一定有问题。
千万别做完美的职业规划
我对一个好的职业规划有以下几个建议:•应该有一个20年的梦想,梦想尽可能大一些,尽可能抽象一点,有个大方向就足够了。你知道20年很长,可以发生很多事情,所以这个计划以你的梦想为主。•给自己一个7年的长期计划。这个计划主要以培养和发展核心竞争力为主。•瞄准一个3年内能达到的目标,并将它细分为3年的职业计划,从而详细地了解你和这个职位的差距。这个计划以务必达成的执行为主,同时给自己预备一个“Plan B”(B计划)。•给自己设定一个底线,比如实在不行,我就回家做××去。•把你的规划保留下来,每隔一个月看一看,让自己保持节奏。•每隔半年停下来回顾一下你的计划。•对新的机会和趋势永远保持警醒。
你是人生的漂泊者还是航行者?
浸泡在这个世界,没有自己的方向,总被现实“赶”得乱七八糟。我把这种现象称为“生命布朗运动”。这种做生命布朗运动的人,我称为漂泊者。
拒绝受害,掌控生命
你没有必要得到允许才开始学习,也没有必要得到机会才开始努力。如果愿意,你现在就能够为这件事情做些什么
如何面对世界的不公平
我们生活在一个处处不公平的世界,所以总希望在另一个地方会有我们追求的真正公平。我们期待过富有,期待过结婚,期待过进城,期待过出国……但是,这一切在真正实现的时候,你才发现自己依然要面对一个不公平的世界。
生活是不公平的,去适应它。
那些希望通过换地方来找公平的人,就像泰坦尼克号上的乘客——从一个船舱逃到另一个船舱,却发现这个船舱也在下沉。
当老板的不仅要看工商、税务、消防的脸色,还要看下面所有员工的脸色。而且你还会发现,即使你当上了企业一把手,企业与政府之间也是不公平的;即使你当上了国家领导人,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是不公平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学会如何面对不公平,远远比学会如何评价不公平重要。不公平是我们生命的契机,是生命提供给我们让自己和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机会。
一个人面对不公平的态度,最能反映他的品德。
8 幸福是一种转换力
你活在父母的剧本里吗?
父母为孩子苦心写好一场生命的剧本,仔细打磨,多方求证,打理好所有演出成功所需的明暗规则,只等孩子戴上面具,登台表演,然后等待掌声。结果却常常事与愿违:孩子带着怨气表演,最后无法掩饰内心的难过,摔面具罢演。
“我爽—父母不爽”的双赢模式
因为只有坚持做你喜欢的事情,你才会真正幸福起来。
在我们今天这个物欲横流、价值观单一、家庭压过自我的世界,坚持自己真的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尤其在刚刚开始那几年
人生董事会,你是最大股东
在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之路上,错误是一种最好的也是必需的学习方式。
如果你希望永远安全地生活,不犯任何错误,还是回到你父母为你设计好的“水管”去吧,你不适合当一条蜿蜒的河流。
做自己,还是演自己?
社会系统总去做更有用的事情,自我系统总去做更有趣的事情。
谁动了我们的幸福?
当你还在憧憬、还未得到的时候,你就进入幸福状态了。
社会系统的你其实不喜欢成功,你喜欢的是比别人更成功;而自我系统的你,其实也不喜欢成功,你喜欢的是成功的过程与希望。对自我系统来说,成功就是越来越近。
总有人会比你更成功,你也总能得到更多!被社会系统接管自我系统的人,像在食物堆里饿死的无胃人一样,永远吃不饱。正如我前面谈到的成功正态分布,成功从来都是少数人的游戏。社会先给我们定义“成功”(一个到达才允许幸福的资格),然后狞笑着让我们参与一场永远只有少数人笑、多数人哭的游戏。
我们很听话地长成一群有脑无心的人,就像北京大学徐凯文教授说的那样,我们罹患一种“空心病”。这是一群有逻辑没情感的人,一群讲高度不讲尊重的人。我们长成别人要求的样子,并以此为荣。
因为很贵,所以很好吗?
一个是价值,一个是价格。一件事情有价值,也有价格,价值来自自我系统,价格来自社会系统。
价值来自内心的感受,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系统:书柜里面发黄的信纸,对别人一文不值,你却一万元也不卖。这就是价值。价值让人感到生活的意义,让人活得幸福。
聪明人根据价值选择合适的价格,蠢人通过价值选择不合理的价格。
价格游戏如此简单,以至完全不需要体会自我的好恶,这让“丢掉”自己的人很满意
向自己的生命发问
因为喜欢,是“心”做出的判断,而他一直在使用逻辑的工具。
一个高贵的,即使落入低谷,也拥有无限可能的人
与其在等待中枯萎,不如在行动中绽放
花时间郁闷,是“等待成本”;花时间尝试,是“穿越成本”。
一旦陷入等死模式,你最好的选择就是行动起来,穿越过去,因为等待的成本远远高于穿越的成本。
坏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三分之一
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开始,你不妨试试一个坏的开始。因为完美的开始永远都不会来到,一个坏的开始总比没有开始强。
开始很好,“开始爱好者”除外
如果你真的想要认真地开始,一定要让自己等一等,再等一次,然后再等一次,最后才真正开始。如果这个开始的激情都不能推动你三次等待,那一定是个夭折的开始。
总的来说,开始让人可以丢下不满的现状,进入一个全新的希望中。但正是因为全新,所以你会损失很多过去。花费你的一部分过去,去购买一个未来,那就是一个开始的价值。
给残酷世界的温暖规划
生命是个三脚架,永远不要让自己断掉两条腿。
很多家庭选择在结婚后马上生孩子,其实他们错过了投资感情的最好时机。两个人需要一段时间,理清楚婚姻和恋爱的区别,明白双方老人的关系和家庭脉络。总之,你需要先建立好二人系统,而不是着急生孩子。
孩子1~3岁,是基本性格的养成阶段;而14~17岁,则是世界观养成的阶段。前一个阶段,母亲重点参与;后一个阶段,父亲重点参与。
做自己比成功更重要
加缪说:“人是这样奇怪的一种动物,一方面希望自己进入群体,一方面又需要自己与众不同。”人一方面有社会性,需要社会评定,一方面又希望有自己的个性。
亚里士多德也说:“人格就是社会与天性的结合。”
成功,就是我们在群体里玩的一种游戏。
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成长为自己最好的样子,同时每一个人也拥有关于成长为这个样子所有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