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邀请函
作者:奥雷阿(加拿大)
我不在乎你如何谋生,
只想知道你有何渴望,
是否敢追逐心中梦想。
我不关心你年方几何,
只想知道面对爱情和梦想,
你是否会无所保留,
像个傻瓜般投入得透彻。
生命的背叛,
在你心口上划开缺口,
热情逐日消减,恐惧笼罩心田,
我想知道,你能否和伤痛共处,
用不着掩饰,或刻意忘却,更别把它封堵。
我想知道,你能否和快乐共舞,
翩翩起舞,无拘无束,从嘴唇,到指尖,
到脚趾头都把热情倾注。
这一刻,
忘记谨小慎微,现实残酷,忘记生命的束缚。
我想知道,你能否从每天平淡的点滴中发现美丽,
能否从生命的迹象中寻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
我想知道,你能否坦然面对失败,
——你的或者我的,
即使失败,也能屹立湖畔,
对着一轮银色满月呼喊:“我可以!”
我想知道,
当悲伤和绝望整夜踯躅,
当疲倦袭来,伤口痛彻入骨,
你能否再次爬起来,为生活付出。
我不关心你认识何人,为什么在此处。
我想知道,生命之火熊熊燃烧时,
你是否敢和我一起,
站在火焰中央,凛然不怵。
我不关心你在哪里受什么教育,
我想知道,当一切都背弃了你,是什么将你支撑着前行。
我想知道,你是否经受得住孤独,
空虚时,你是否真正热爱独处。
截止到下笔为止,市面上很多写作课我都上过了。随着写作“捞金难”越来越明显,许多写作课从最初的99元,199元/年,涨到了1999元,3000元,线下6000元,上万元 不等的价格。当然,价格越高,学到的就不只是知识了,比如“写作运营”、“写作裂变”、“指数级增长粉丝”等运营手法。我对写作的认识最早只限于:写散文、诗歌、小说。现在的文章拓展到:文案、讲书、拆书等。
但很多写小说的人在写作初期面临着这样的困惑,人物描写干瘪,不生动。我先是去看小说,要知道很多小说已经如火纯情到看不到用力痕迹了,还是无从下手拆解出来自己想要的东西,由于近期没事儿干,我去看了看《疯狂的石头》,加上《我不是药神》很火,顺道看到了《逐影》,重新认识了认真“钻”的导演----宁浩。
所以,启发我人物刻画的电影记录人物算是一种。
就像导演宁浩说的那样,生活是荒诞的,你看到的是喜剧,可在我眼里是荒诞。“我做导演,就是看剧本、琢磨剧情。别人教我去三里屯找制片人,我说,我找的万一不是制片人呢?”语速缓慢,慢悠悠的把想表达的问题表达的很清晰。之后黄渤说宁浩导演:“他比较喜欢钻,钻这个事情的根本是什么东西。”宁浩自己说:“你得有自己想问题的角度,反正别人说的不一定都是对的。”
由于我个人比较喜欢黄渤,继续看黄渤说的:“去宁浩组里一看,特别像拍学生作业,因为全都是小孩。《疯狂的石头》三组人物,三条线索,后来到《疯狂的赛车》,对于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像一座山一样翻过去,带来的兴奋感,远大于,对于实际困难以及未来要面对跟承担的结果。”
对于初级者来说,都是一边写一边找灵感,找写作方向。
近期上的写作课,没有“大师班”,注定了我没办法当一个学徒,而我只认“学徒制”。所以,我依旧在上课主要是为了‘渠道’。那人物写作怎么饱满还是得回归看书了。起初,我觉得我这种写作者,写出来的应该是:逗比、无厘头。可后来发现,我总写的太严肃,就是没有证据的写作,总也心里不踏实,换句话说:总想看现实,查资料证据。
于是,我读了《俗世奇人》,还读了不少遍。看到了:文字简练,刻画人物入木三分的手法。
描写‘青云楼主’这个小文人:此君脸窄身薄,皮黄肉干,胳膊大腿又细又长,远瞧赛几根竹竿子上晾着一张豆皮。
描写人物“身子单薄,一阵风能吹走”,换成上边的话,瞬间生动许多。
我试着在小说的新一章慢慢加入了一些这种元素。(第二部)第一章:阴阳眼法医:苦命人--合谋 这种方式,慢慢找手感。
写作的路,对于我而言挺长的,下一步是慢慢确认自己的风格。让别人一看就知道:哦,这是叫饕餮思文的人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