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学习心得(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


原文: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余秋雨《老子通释》释文:

        道,永远是无名、质朴、幽微的,但天下没有谁能让它臣服。相反,侯王如果能够守住它,万物就会自动服从。

        天地相合,降下甘露,民众不必分配,也能自然均匀。

        创造之始,就有了各种名称。既然有了名称,就该知道限度。有了限度,就可以避免危殆。

        道为天下所归,就像川谷归于大海。


我之理解:

        朴,没有经过雕琢的树木。素,没有经过加工的丝织品。两个字,都被老子常用来形容道的简约。遵从这个道,天下自然而然地治理到位,百姓归心、万物服从。

        这和我们平常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思维都是不一样。那我们如何来理解追求精益求精和顺其自然,到底哪个是我们要去实践的。

        这也是一个度的问题,任何时候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和探索,才能去更深刻地了解和遵守这个世界发展的规律。但我们又要警惕,不能掉到某些规律的陷阱,固步自封,忘记本心。

        如何把握这个度,我们自己的内心会给出我们答案。我们要学会聆听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并以真实的自己与周遭的一切进行连接,就能找到要走的那条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