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到这本书之前,就听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两千年裴家的亲友群就是朝廷顶级人物的朋友圈”,抱着这种心情和态度我开始阅读这本书。山西闻喜裴氏是多么著名和显赫的一个家族呀!家族始于两汉年间,至魏晋时期开始兴盛,直至隋唐其家族进入鼎盛状态。证书这本书封皮上所写:“自汉唐始,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21名驸马,数百名省部级大臣,名垂后世千余人”,不由得浮想联翩,这倘若是生在这种豪门大族,自己没啥出息真的才是没什么颜面啊!
在本书《千年荣耀·裴氏家族传》中,作者为我们铺开了一幅闻喜裴氏家族自汉魏至隋唐这千年间的荣耀盛景的同时,也相对详尽地为我们展示了各个朝代与裴氏家族有关联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正如唐太宗所言:“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我们不断提倡家风、家学的今天,诸如此系列的关于古代大族世家的历史通俗读本的意义显得尤为重大。
当然美中不足,在内容和语言上存在一些瑕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个读者的阅读体验:
首先,本书的书名为《千年荣耀·裴氏家族传》,顾名思义是为闻喜裴氏家族立传,而不是简单地罗列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出现的裴氏名人,同时在每篇个传之前缺少一定的、家族血脉关系上的关联。私以为,为一个家族所立之传与为家族中个人立传有所不同,为一个家族立传不仅要介绍家族中那些彪炳青史的人物,更要一贯地、系统地对整个家族源起、兴盛、到逐步衰落的过程,在对家族人物的传记中体现出来,从家族的宏观发展中摸索每个个传主人的一生,家族中的每个人的发展对家族产生怎样的影响。我想着应该是家族传记文学的一个核心或者说是关键的一点吧,但是很遗憾的是,在这本书中鲜少读到这种个传主人之间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这本书作为一个家族传记的特色。
第二,作者在裴氏一门英烈中甄选出十四位裴氏家族成员为他们立传,但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是他们呢?在书中作者并未对此做以解释,不由得让非专业的阅读者在阅读之后产生深深的疑问——“为啥是这些人呢?”
另外一方面,作者在做个传的叙述中,内容组织功底略显薄弱,这一方面集中体现在叙述传主人的事迹的同时,加入了非常大量的史事和历史人物的详细介绍,看的出来作者在创作中做足了功课,准备了非常细致和丰富的材料,但是这样一根主线对转主人的事迹进行叙述的同时,旁逸斜出很多支线,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读者的注意力,带来了不是很愉快的阅读体验。比如在第十四章“李唐王气尽,成败不由身——裴枢”这一章的四小节中,作者居然用三小节的内容,从宦官专权时期的唐宣宗,介绍到唐懿宗,再到唐僖宗,再到黄巢起义,简直是为我们重新上了一堂晚唐衰败史的历史课,但是我们的传主裴枢只有区区几笔,这让人不得不再次翻到书皮确认这是到底是裴氏家族传呢,还是简约唐史。
虽然说每个人物、每个家族都不能够脱离社会历史背景独立存在,但是在创作中自然是舍得掉那些与中心主题相关性弱的,才能够更好地突出本书的主题呀!
第三,也是从内容方面来看,都说“无裴不成唐”,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裴氏是位列首位的,这样的地位的却是无人能及啊!在隋唐期间,裴氏家族也是极其鼎盛的时期,是什么原因和契机能让裴氏家族平步青云,宰相、重臣层出不穷呢?在这种极其鼎盛的情况下,裴氏家族史怎样能够保持荣宠不断呢?作者和本书都没有告诉我们答案,更多地还是向我们讲述了一部重点有裴氏家族参与的唐朝历史……一言以蔽之,详略不得当。
以上是我在阅读过本书之后的一些想法和思考。作为读者我们渴望的是又严肃又轻松的历史,严肃是希望我们读到的历史都是经过作者和编辑们的仔细斟酌、订正的,是没有错误的历史;轻松是希望,创作者们能够妙笔生花,将很多枯燥的时间、复杂的历史事件变换德通俗、易懂。
每个人、每个家族都在滚滚不断向前的历史的洪流中起到这一样或者那样的作用吧,我希望以上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