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最喜范先生这两句描写时间的诗句。就似每天和学生生活在一起的我,恍如自己还正值青春年少,浑然不知自己早已加入青年大军。就似2018青椒即将迎来圆满结局,我却仍觉得才刚刚开始……
教师这一职业一直都不是我的首选,一如当初走上三尺讲台时我的心情是无奈与失落。然而渐渐的,我的心情慢慢的在改变,我的想法也慢慢的在转变。虽然有时我仍会感到烦躁与疲惫,但面对学生时我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是他们的老师,我要教会他们看世界,我要做他们人生道路上的一束光,哪怕只是一束微光,也希望能给这群寻梦的孩子指引……
时光的胶片带我回到那年9月,那个初为人师的九月。坐在破旧的短途班车上,历时近一个小时的颠簸车程,我来到一所乡镇中学,那是我第一次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什么叫“乡镇中学”,那也是我第一次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什么叫“乡村校园生活”。大山里的孩子大都天真无邪,在他们眼里外面的一切都很新奇,就连只是读了最普通本科大学的这么一个我都可以成为他们的“崇拜者”。在他们身上我感受到的是他们的心灵更加需要我们关心与呵护。正如互加平台上2018年11月第八讲专题——关注心灵的成长。乡村的孩子百分之80以上都是留守儿童,在他们成长最关键时期他们最需要的父母却迫于现实原因而不得不缺席。由此我对教师工作有了不同的认识。原本打算照本宣科,完成本职工作就好,不求进取,不求上进;而当看见学生们那闪着亮光的眼睛时,怎么也敷衍不起来,巴不得能将所学倾囊相授,甚至悔恨自己书到用时方恨少。
教师授课也不再是以黑板粉笔传统教学为主,乡村学校也有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能让学生们真切的感受到世界在不断地进步,他们通过多媒体看世界,借助网络感受大城市的教学,他们能够迫切的感受到掌握知识的重要性,唯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如2018年11月互加第十一讲祝教授所讲“未来学校已来”。就如我原来在学校所学的一点点办公皮毛远远不够用,通过一次次的培训、听课、上课提升自我。因一些特殊原因,我的工作单位也是换了一个又一个,不过于我而言却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因为我由此接触了九年义务教育不同阶段的不同学生,从中我不断地总结与反思,真切的了解到不同阶段的孩子不同的需求,更需不同的教育方法;即使是同一阶段的孩子,因个体差异性,也需要我们因材施教。这要求我们教师自身就要有过硬的素质。与学生相处要亦师亦友,遇问题时学会转换角度,换位思考,不能过于严厉,我们要的不是学生惧怕我们,要的是学生敬重我们;也不能与学生过分亲密,要时刻谨记自己的身份是教师!在与学生交心的同时让他们对我始终保有一份敬重,一份对教师的敬重,这是当代社会最需要的也是正缺失的。
原本我以为老师们都是自己教自己的,不交流不分享。(自古以来作为书生的那份傲气!)在实际的教学中我看到同仁们热火朝天的交流,新老老师间的帮扶结对,互加大平台上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教师的展示与分享等等无不在告诉我教师行业不是“闭门造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大融合是共分享。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寻梦的孩子们……
短短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渐渐褪去稚嫩,慢慢的成长(无论是教师自身素养还是专业素养),从最初厌恶教师职业,无奈选择教师行业到现在渐渐喜欢上当老师并从中获得幸福感,我觉得这就是我最大的成长!尤其是在接触互加大家庭的这一年,因为她,我认识了很多对教师职业永保热忱之心的优秀教师们;因为她,我才会停下脚步,回望过去时光,静心反思自我。我并不想成为多么伟大的名人,惟愿当一天老师就能做一名不负学生不负己的负责任的老师。我愿做故乡小城里的一束微光,为寻梦的孩子指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