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大远程互联网医院 肖忠贤
睡眠舌根后坠是指人在睡眠时舌头向后移位导致咽腔气道狭窄或堵塞,这种情况十分危险,有可能会导致呼吸不顺畅甚至引起窒息,如果不进行有效干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睡眠舌根后坠的形成非常复杂,包括原发性睡眠舌根后坠和继发性睡眠舌根后坠。
1、 原发性睡眠舌根后坠
原发性睡眠舌根后坠主要是先天遗传因素导致的,原发睡眠舌根后坠人人存在,只是程度不同。先天性睡眠舌根后坠与先天性小下颌(下颌后缩)并存,只要下颌短缩就必然存在舌根后坠。我们祖先的下颌比我们的强大得多,这种改变是从古至今与饮食结构的改变密切相关,随年代变迁食物制备技术有了一定发展,食物不断越来越软化,不同年代有不同的软化程度,人类近代生活中过多食用加工过的精细而软化食物,咀嚼的过程减少,甚至可节省,使得人类不再需要可以产生巨大咬合力与咀嚼力的下颌骨结构。随着一代一代的饮食结构的改变,小下颌信息一代一代遗传,小下颌后缩一代比一代严重,人的嘴部自然也向后收缩了许多,导致现代人进化出了平面容。我们都相信人体是演化的结果,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退化,小下颌后缩信息遗传将不会停止,因而睡眠舌根后坠会继续逐代变得越来越严重,当今是威胁人类健康,在不远的将来可能会威胁人类生存。
2.、继发性睡眠舌根后坠
继发性睡眠舌根后坠主要是后天促进因素导致的。促进睡眠舌根后坠的因素很多,呼吸道感染可以促进睡眠舌根后坠:人接触过敏原、细菌感染、感冒、鼻炎、副鼻窦炎等感染性疾病,可能还有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腔息肉、肥胖肌肉松弛等影响通气的疾病,这些疾病会出现气道通气不畅,经常出现代偿性睡眠张口呼吸,促进了睡眠舌根后坠,睡眠张口呼吸特征性症状是睡醒后感觉口干舌燥,一旦出现睡醒口干舌燥现象,说明睡眠舌根后坠已经很严重。另外仰卧位睡眠姿势也可以增加舌后坠的重力,舌体容易向后移动,因此轻度鼾症提倡保持向左或者向右侧卧位姿势睡觉,以改变睡眠舌根后坠的重力方向,对轻微的睡眠舌根后坠有一定的减轻作用,对于中、重度睡眠舌根后坠作用就不明显了。
原发性睡眠舌根后坠在后天促进因素的作用下,睡眠舌根后坠不断进展,如果不进行有效干预,不会自行治愈,单纯性打呼噜必然发展为反复的睡眠呼吸暂停,原发性与继发性因素随年龄增长合力加重睡眠舌根后坠,加重咽腔狭窄。打呼噜及睡眠呼吸暂停是睡眠舌根后坠的特征性症状,睡着了舌根开始后坠,出现鼾声或睡眠呼吸暂停;自然醒或憋醒后舌根后坠迅速解除,鼾声立即消失,因此打鼾的人感知不到自己打鼾。睡眠舌根后坠症状严重者会出现睡眠中反复憋气,经常憋醒,甚至突然坐起,无论哪一种因素导致的睡眠舌根后坠,应积极睡眠舌根支架治疗,只要阻止了睡眠舌根后坠,自然就解除了咽腔狭窄,恢复正常睡眠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