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看电影,都是一次学习思考的体验,会带来不一样的思想火花。每部电影都是一次思想文化的传递,越是火热的电影,越能让大众产生共鸣。在共鸣的背后,就是每个人心灵深处在乎的点。
昨天趁着节假日陪陪家人,第一次体验了一家人看电影,我们看了最近比较火的《我的姐姐》,电影主要讲述了突然失去父母的姐姐在面对抚养弟弟,还是选择自己独立人生的问题上,进行的一系列的思考斗争,最后遵从自己的内心做出了选择,获得了成长。
看完电影之后,有泪点,有疑惑。在两个情节上有泪点,第一个情节是安然姐姐带着弟弟安子恒上厕所的时候,姐姐当时是做了要抛弃弟弟的想法,当时弟弟在整个地铁里面跑,去找姐姐,撕心裂肺的哭,但是最后姐姐还是舍不得,出现了。第二个情节是弟弟为了成全姐姐的梦想,做出了主动被领养的想法。
我一开始的疑惑点在于姐姐最后为什么要选择抚养弟弟?作为现在社会崇尚的独立自由来看,很多人是讨厌“重男轻女”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是很多人心理敏感的话题和痛苦的回忆。所以当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自己的姐姐说了一句:“女主角一辈子都在治愈童年”,我弟弟说了一句:“这部电影前半段很好看,后半段废了,传达了错误的方向,应该不要选择抚养弟弟”。
每个人看到电影的感受不一样,我带着疑惑看了导游和编剧想要传达的理念之后,我如梦初醒,也内省自己,探索自己作为一个姐姐的成长记录,知道了自己应该怎么与这个世界和解。
从这部电影中自己有了以下几种思考成长:
①独立自主和爱不是对立的
我发现我们很容易把独立自主和爱对立起来,好像越独立的人,越要追求自己的人生,越不需要爱一样。电影里面的姐姐在追求自己独立的人生的时候,她觉得弟弟是个累赘,跟自己没有任何感情,所以一开始态度很坚决,不会抚养他,一直在找领养家庭。其实人的本性都是需要爱的,我们不能去逃避自己的需求,很多痛苦都是“爱而不得”的。但是我发现大部分的人面对痛苦,都会选择逃避,用“靠自己,独立自主”等借口。
我知道,这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转移注意力的方式,保护自己没错,但是不要偏激的选择不去爱了,不相信爱了。越是痛苦越会成长,越需要勇敢的面对,而真正选择勇敢的去爱的表现是:“勇敢不是我在你面前竖起铜墙铁壁,一个人最大的勇敢,是我在你面前不设防”,会更加主动去表达感情,与交流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