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里的一把火

村庄儿女早当家。从前农忙的时候,村里的小学校要适时放假的。七、八十年代,农村暑假被分成了麦假、伏假和秋假三截儿。农忙里半大孩子往地里送水送饭、洗锅刷碗、喂鸡喂猪、拾麦穗、看家护院,顶半个劳力。颠颠地跑来跑去,嘴里欢快地唱着《我是公社小社员》、《我是公社小司机》这些欢快的儿歌。

那时村办小学有很多勤工俭学项目。谷雨前后,老师领我们到山里掀蝎子。有时还漫山遍野刨各种草药。印象最深的是春天发给每人一把蓖麻子,要求种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秋后把果实交到学校可以减免书费。 有时还学雷锋为烈军属和孤寡老人拾柴火。

大队为减少开支,还划给学校一亩三分地,让老师们领我们种麦子、栽地瓜、架黄瓜。那时学校还有一个猪圈,养着一头总是精瘦的猪。我们轮流拔猪草,看管喂养。有了收成就可以换些粉笔墨水这些杂七杂八的办公用品。

现在回忆起来,当时感觉无聊的这些对我们后来的成长很有营养价值。就像那时吃糠咽菜感觉是受苦,现在大鱼大肉吃腻了,糠菜窝头却是成为了求之不得的绿色食品。

我们学校位于村子正中央,一拉溜排场的青石瓦房,窗明几净。房后临着一条青石板路,来来往往的人总逃不过我们滴溜溜的小眼睛。房前是一个大院子,两头与房后的青石板路勾结。院子兼作操场,里面有一个水泥的乒乓球台和一个巨大的沙坑。

也许是喜欢老师上课,也许是贪恋学校的热闹。教室外高高的屋檐下,教室里粗壮的房梁上,各有一窝燕子。

燕子通人气,善解人意。我们上课的时候,它们安安静静地趴在泥窝里听课,课间的时候,它们随着我们的喧闹翩翩起舞。衔泥叼虫,燕子们总是安安稳稳地穿窗越梁。假期里孩子们忘不了为燕子留缝开窗,燕子也不会弄脏教室。乡民们也纳闷学校的燕子在学文化,懂规矩?

秋假里校园里堆满了附近人家晾晒的地瓜秧和玉米秸,五颜六色的果实。算计着快要开学了,大家急急忙忙把东西搬运走,把院子清理的利利索索,为孩子们腾出应有的空间。

立秋过后,天气变凉。燕子们盘算南飞了。学校的老师开始算计如何过冬御寒了。

先是为封窗户做准备“拓土坯”。找一块敞亮朝阳的空地,带领学生运来细土,搀上碎草麦糠,这些好似混凝土里的钢筋,拌匀了,在土堆中间挖一个盛水的窝。学生从山下连扛加抬源源不断运来水,就像燕子含水浇筑泥巢,哺育幼燕,浇在土窝里滋润着。最后老师学生挽起裤腿,在泥水里来回踩踏搅和。末了,用铁锨把泥巴装进平整地面早就准备好的木质的模子里,用光板抹平上面,向上提取木模,一块方正的豆腐块一湿土坯拓成。不断重复,一片土坯整整齐齐拓出。

有时老师让我们每个孩子拓一块土坯,有些孩子还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有时老师会现场演示长方形的面积,长方体正方体的概念。甚至编一些类似“在一块长15米,宽10米的平地上拓坯,每块土坯占450平方厘米,问这块平地最多能摆放下多少块土坯?”,加减乘除,单位换算,四舍五入,似懂非懂,孩子们在地上饶有兴趣地演算、比划、讨论。

赶上天公作美,大约一周土坯就半干了,于是再把它们掀起来,立着在晒上三五天,干土坯就大功告成。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高高兴兴地把土坯运到教室的后面整齐地码起来。有时土坯上还会有调皮的山羊留下的蹄印。等待燕子飞走后,天气逐渐冷了,好把窗户堵气起来,以便抵御寒冷冬天里呼啸的钻墙穿缝的刺骨北风。

最怕的是土坯还没有完全干燥,乌云翻滚要下雨,我们急急忙忙、气喘吁吁地去把所有的土坯抢运回来,每块土坯死沉死沉的,而且还要陪着小心怕弄断。等天好了,我们再把它们从教室摆弄出来,放在院子里晾晒,下午再鼓捣回去。如此折腾个六七天,好歹等到土坯干了,才算歇了口气。

过冬是一件大事,拓坯堵窗户只是完成了其中一个小项目。接下来就要拾柴火。每周劳动课,到山坡树林里拾回枯枝落叶,堆放在校园的角落里,最后堆出一座小山,不断晾晒后,用草苫子罩起来。

同时,老师到老支书家请求砍几棵树作劈柴。支书指点出哪几棵树后,我们拿着斧头,绳子到山上把那几棵不成器树放到,把树干砍成若干断,连枝加叶拖拉回校园,然后逐一劈开,晾晒在窗沿下。怕被人顺手牵羊了,下午放学再搬回教室,轮流折腾一番,总算备齐过冬的硬货。

秋风扫落叶,燕子恋恋不舍地飞走了。我们把窗子用土坯封的严严实实,那时村里还没有扯上电,明亮的教室一下子黯淡了不少。

为了节约柴火,不到下大雪,教室里不会生火取暖。为了取暖,老师上课前,先让我们搓手,然后让我们在座位上跺脚,一时间教室里震天动地,尘土飞扬。

终于下大雪了,教室里生起了冬天里的第一把火。那时早上天还黑着,我们团坐在火堆四周朗读语文课文,火光映红了我们稚嫩的脸蛋,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

有时教室里的浓烟散出的很慢,我们头顶着盘旋的白烟,飘飘欲仙。有些孩子贪恋温暖,往火堆里扔一些漂亮的小石头,待石头烧热,好捧在手里继续暖手。

生火不能没有节制。等到天大亮,烟散尽,墙角就只有一些火红的灰烬了,有时老师会给我们煨上一些我们秋天里从一亩三分地里收成的地瓜。那是我们闻到的并吃到的最香甜的烤地瓜。有时余火上面还会放上一把铁壶,铁壶里面的水咕噜咕噜开了。刚好老师在教低年级课文《壶盖为什么会动?》,我们羡慕英国那个少年瓦特,更渴望长大后发明更神奇的蒸汽机。

那一年,我上三年级,我记忆犹新,我们在学《寒号鸟》的课文:

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缝,寒号鸟就把这道缝当作自己的窝。石崖前面有一条河,河边有一棵大杨树,杨树上住着喜鹊。寒号鸟和喜鹊面对面住着,成了邻居。

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寒号鸟重复着哀号:“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天亮了,太阳出来了,喜鹊在枝头呼唤寒号鸟。可是,寒号鸟已经在夜里冻死了。

教室外,恰寒风呼啸,雪花飘飘。我庆幸我不是寒号鸟,我们有冬天里的一把火,它永远温暖着我们向春天里迈进。

教室里的那把火一只延续到放寒假。待到正月十六开学,天气不再那么冷了。教室里偶尔生火抵御料峭。清明时节,柳条发芽,教室后面的柴火终于要烧完的时候,突然发现小燕子飞回来了,赶紧掀掉窗上的土坯,免得阻挡燕子的通道 ,教室里一下子又欢呼明亮起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28,646评论 6 53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8,595评论 3 41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76,560评论 0 37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63,035评论 1 31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71,814评论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224评论 1 32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3,301评论 3 44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2,444评论 0 28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8,988评论 1 33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40,804评论 3 35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2,998评论 1 37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8,544评论 5 36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4,237评论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4,665评论 0 26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927评论 1 28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51,706评论 3 39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7,993评论 2 37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凛冽的风拼命地撕扯着树上仅有的几片枯叶,来展现自己的硬汉骨骼。可是,他碰到我们教室里的这帮家伙,也是没辙。 二上已...
    张燕123阅读 618评论 0 5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018年的第一场雪早早地来到了。 雪,是冬天的名片;文字,是语言的名片。持一...
    如若如此阅读 975评论 5 9
  • 1 前几天,大表哥问我有没有被清理走,我回答的时候说不出自己带的是什么感情色彩。 可能是东三旗离大兴比较远,所以还...
    叫我泡椒阅读 284评论 0 0
  • DATE 2016/01/30COURSE 2.1 The Myth of Work-Life Balance...
    sakumato阅读 286评论 0 0
  • 仙人掌花盆里, 无意中多了条生命。 她顽强地生长着, 向天伸出拥抱的手臂。 给她一根并不笔直的竹杆, 欢呼雀跃地顺...
    作家秋林阅读 39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