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量大,大到我们根本“看” 不过来,现在一天产生的信息,我们一生恐怕都阅读不完。那么信息过载这个词就出现了。
是不是真的呢?《有序》的作者丹尼尔·列维汀(加拿大蒙麦吉尔大学心理学教授)不这样认为。他认为,人类从进入农耕社会开始,信息量就不断增大,古腾堡发明印刷机,书籍更容易广泛传播,许多人发出“这么多书哪里看得完”的慨叹,人类大脑进化的速度,远远跟不上信息爆炸的速度了。
但是,我们的注意力,再怎么提高效率,注意力也只有那么多。所以根本问题是,注意力资源有限。
有限的注意力,不可增加,只能管理。如果不善加管理,就容易出现问题。
美国消防员大多数殉职是在火灾现场吗?其实根据统计,出事的消防队员将近80%都是死在了去火场的路上,其中有一些是消防车和其他的车相撞发生了交通事故。但是最多的原因你猜是什么?是他们没有系安全带,在车辆急转弯的时候被甩出车外殉职的。听起来是不是不可思议啊?
消防员平时那可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在有火警的时候,会被要求在60秒内穿好裤子、外套、鞋子,并且拿上该拿的东西跳上消防车迅速出发。怎么就把这个简单的系安全带疏忽了呢?
他们在接到火警的时候,就会进入时间紧迫的状态,要求他们在很短的时间里做好准备,而且要在路上制定一些消防策略,研究火场的结构,要计算水龙头数量,还要预估火势大小,这些都会导致一些重要但平常的事情被疏忽了。系安全带这样的“小事”往往没有注意力资源来兼顾。可见不管理好注意力,损失巨大。
怎么管理注意力呢?
一是大脑外包,最常用的就是“列清单”,把要做的事列出来不遗漏。去超市买东西,是不是经常买完到家,发现有东西没买回来?有人提前2~3小时用便签纸先列出清单,贴在门上,去做别的事,想起啥再添加到清单上。出门的时候再想一遍,然后带着便签去超市,一一对应着买回来,再不会出现遗漏啥没买的情况了。
二是主动放空大脑。做一件事的间隙,主动放空。有的科学家在睡觉、洗澡、喝咖啡的时候突然想到解决难题的办法,作家半夜来了灵感,都属于放空大脑后的创造性爆发。因为我们的大脑有个默认模式网络,它在“走神”“发呆”的时候,把平时不相关的信息连接起来,产生意想不到的创造性。
还有交替工作法,就是工作一段时间,休息一段时间,交替进行。或者做一段时间脑力工作,换成运动模式。交替不要太频繁,工作50分钟,休息10分钟,类似我们读书上课的节奏,据说是比较科学的。因为,注意力切换过程中也存在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