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国纽约曼哈顿区的东河之滨矗立着一座 39层玻璃大厦和一组壮丽的建筑群,长长的围墙旁有一百八十多个国家的国旗迎风飘扬,这就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间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总部所在地。
1942年 1 月 1 日,中、苏、美、英等 26 个反法西斯联盟的国家代表在华盛顿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主张战后建立“广泛而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这时的“联合国家”是反法西斯国家的总称,还不是一个国际组织。后来,中、苏、英、美在莫斯科召开会议,一致认为应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1945 年4 月,中、苏、英、美等 50 个国家在旧金山举行联合国制宪会议(波兰未参加,但是作为创始会员国),6 月 25 日通过了《联合国宪章》。在多数签字国递交了批准书后,宪章于 1945 年 10月 24 日生效,联合国宣告成立,后来把 10 月 24 日作为“联合国日”。(经过半个世纪的历程,联合国从 51 个创始国发展到现在,已拥有一百八十多个会员国。)
1945 年,在和平的曙光向人类微笑之际,米国诗人罗美金根据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曲谱,填写了一首气势恢弘、凝聚着人类共同理想的《联合国歌》。歌词的中译文是:“太阳与星辰罗列天空,大地涌起雄壮歌声。人类同歌唱崇高希望,赞美新世界的诞生。奋起解除我国家束缚,在黑暗势力压迫下人民怒吼,声发如雷鸣。光阴如流水般无情,太阳必然迎着清晨,江河自然流入海洋,人类新世纪已经来临。我子孙多自由光荣,联合国家团结向前。义旗招展,为胜利和自由新世界携手并肩,为胜利和自由新世界携手并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