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是词牌名,此调为西域传入的唐教坊曲。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
苏轼评其曰:“出为名相,处为名贤。”
范仲淹文武兼备,智谋过人,其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和仁人志士的节操,为儒家的进取精神树立了新的标杆。
作此词时,词人正在西北边塞,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
《苏幕遮.怀旧》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湛蓝的天空,悠悠飘着朵朵白云,黄叶纷飞的大地一片金黄。秋景映进碧波中,远远望去,江面上似笼罩着一层寒凉而苍翠的薄雾。
远山在斜阳的辉映下,仿佛与蓝天、碧水衔接在一处。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无义,绵延至天尽头,连斜阳的余晖都照射不到了。
词人独立在高楼上,默默思念着故乡,黯然神伤,羁旅中的愁苦紧紧相随,难以排遣,除非夜里做个好梦,才能得到片刻的安慰。
明月高升,一个人形单影只还是不要在楼上徘徊了。端起酒杯,想要借酒浇愁,可是酒一入肠,思乡的忧伤顷刻间化作热泪涌出。
本词中,词人以沉郁雄健的笔力抒写低回婉转的愁思,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词的上片描绘出一幅天、地、江、山的巨景,其中物像典型,境界宏大,景物空灵而又不同凡响。
秋景勾起词人思乡的愁绪,而词人思乡的愁绪又化作眼前绵延无涯的秋景。情的婉约和景的宏大融为一体,浑然天成,不着痕迹。
词的下片直抒离愁,望家乡渺不可见令人黯然神伤,而羁旅的愁苦却如影随形,想借酒浇愁,却化作相思泪千行。细腻的笔触,婉转的愁思,情感之沉重可见一斑。
毛泽东曾评价范仲淹的词:“介于婉约与豪放两派之间,既苍凉又优美,使人不厌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