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被《七月与安生》刷屏了,这回不是因为青春片,而是因为一个双黄蛋——周冬雨和马思纯。
很多人因此而把这部曾经弃之如履的电影翻出来看,其中有些人是想要找找茬,因为好像周冬雨和马思纯这两个年轻小姑娘的演技不配得影后一般。
我也把这部片子翻出来看了,却不是为了想找茬,也不是为了蹭热度——我早在它要改编成电影之前就知道它。
但是我之前一直没看,因为从某些方面来讲,我曾有过如同安生一般的日子,我不想再回首,不想看别人叙述那种往事。而我之所以后来又选择看,除了深夜失眠睡不着之外,更多的也是想看看那种叛逆的青春会被拍成什么样。
然后我发现,这部电影,从某些角度来说,比《致青春》和《那些年》更贴合我的青春。我说的不是狗血的爱情、不是撕逼的友情,而只是单纯的指少女的成长。
这其中,有不少安生的影子,身体,却是七月的。
当我看到回力胶鞋,看到蜂花护发素、飘柔、上海药皂、中华牙膏、洗漱框,以及阴暗窄小的老旧平房,那些记忆里的感觉便扑面而来,我仿佛成了置身其中的七月与安生。那是一段困窘的生活,窝在昏暗的灯光下,贴着冰冷的水泥墙,人生仿佛看不到未来和尽头,只能迫不及待的、按部就班的寻求逃离。
周冬雨在这部片子里的演技其实真的不错,因为她毫不遮掩,也懂得情感的克制,尤其是几场哭戏,几已乱真。不管她是否曾经因为学习差、情商低而诟病,至少作为演员,她算够格。
她哭便是哭,不管自己的表情是否狰狞。一个人难过到深处的时候,想要憋住不哭,表情必是丑陋的,肌肉必是无法控制美感的,但她毫无顾忌。
我还记得我中学时,身边有不少人跟安生挺像的,我自己也曾幼稚的模仿过。
穿着宽松的格子纹的衣服和微紧的裤子,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还将书包松松垮垮的挂在臂弯间。嚼着口香糖耍帅,见谁不和自己的心便装作很厉害的样子要打别人……
为了义气跑去为朋友“出头”,而且那装腔作势的模样,放现在来看就是强行装逼,但确实是那个年代叛逆青年的标配。每个中二的叛逆期少女都曾做过或者幻想过的事情。只不过有的人继续堕落下去,有的人浮了上来。
而在这场出头中,她万万没想到自己却沦陷在了这个温柔儒雅的男人身上。不过这也是必然的,苏家明是她嘈杂的世界中不同的存在,正如安生也是七月和家明按部就班的生活中不同的存在,她们都会彼此沦陷。
安生看起来一点都不安生,披头发、带松鼠、砸报警器……可这一切未必不是她为了引起别人的关注而故意所做的。更何况,有些时候,她并不坏,坏的反而是看起来很乖的七月。
在原则方面,安生诚然不如七月坏。安生不敢砸的报警器,是七月砸的,这足以说明安生的内心并不如外表看起来那么坏,而七月的内心也不像外表看起来那么乖巧。看到这段的时候,我想起我也曾当过这样的安生,想要做坏事却狠不下心做,最终还是在所谓的好学生的“助力”之下才完成。
安生愿意放弃爱情成全七月,而七月却为了自己所谓的自由让家明逃婚,全然不顾这样给两家人带来的困扰。要知道家明同样的承诺若是给了安生,安生恐怕会立马答应。
生在福中不知福的是七月,懂得忍让珍惜的是安生。或许是因为安生不够聪明所以知道满足,而七月太过聪明不知满足。七月复杂,安生简单。
正如七月所说:
安生跟七月是不同的,安生在外漂泊成长,她知道怎样才能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利益,即使这些是以她的身体为代价。而七月从小过着安稳的生活,即使内心一直存在着挣扎,却无法体会安生的生存之道,并且因此而从内心鄙视安生的行为,却没发现其实这只是她自己在从内心寻找优越感而已
后来,七月自欺欺人的说安生抢不走自己的东西,偏偏她心里早都知道是她留不住那些东西。
她自欺欺人的说除了她没有人爱安生,其实反过来也只是为了说服自己——除了安生,我是有人爱的,不是我需要安生,而是安生需要我。她从内心上就想要靠施舍来证明自己富有。
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常态——自欺欺人,死鸭子嘴硬。
不得不说,电影将人物塑造的非常成功。七月与安生是一个对立面,但其实她们共存于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矛盾。我们在叛逆期的时候都曾如安生一样,或者内心都曾存在过如安生一般的人,最终却一定会过上如同七月一般安稳的生活。
这部电影最精彩的就是无数的反转,多数是在前半部分买下的伏笔,到了后半部分才揭晓,所以在很多人看来前半部分会跟一般的狗血青春片没什么区别。但当你耐心看到最后,你就会发现电影的节奏会快到你一直跟着它走。
最让观众觉得打脸的恐怕是寺庙那场戏。导演故意在开始就露掉一小段,故意营造的视觉盲点让观众觉得撞破却不说破的七月看起来就像圣母,但直到后来的反转,才发现不是七月圣母,而是安生“圣母”。
而这部这部电影最精彩的反转都集中在结尾那半个小时
关于七月的两次反转,三次不同的人生,究竟哪一个是真实,哪一个是虚幻?
在安生的期望中,七月是去流浪了,仍旧固执地想要证明着所有人都爱她,安生也终于迎来了安定的生活。
在家明的期望中,七月也是去流浪了,在生下孩子之后,终于不再被束缚,因此他心甘情愿背负逃婚的骂名,终究不负他的一番‘牺牲’。
而在现实中,七月去流浪了,却是去所有人都看不到的地方流浪了,而安生,背负着她的使命继续活了下去。
这两个完美的虚幻的结局,以及最后一个现实的结局,细究下来都符合人物性格。电影中的七月内心敏感,隐藏着邪恶的性格。她羡慕安生的随性、嫉妒安生得到的爱,于是她想做出改变,最终却苦苦追寻着死去。
在原著中,最后死掉的是漂泊叛逆的安生,这是一个相对狗血、一眼就能望到头的结局,但在电影中,死去的是七月。我却发现,无论死去的是谁,存活的都是我们觉知、挣扎与探寻过的灵魂。
安生死了,有七月存活去拯救;七月死了,活下来的安生却也过着七月的日子。
我曾经当过安生,最终却选择了七月的生活,即使其中还残留着安生的影子
大家好,我是市也。
昨晚我失眠了,十点半上床翻来覆去一个小时也睡不着,便起来看电影,结果看完这部片子,我更是久久不能入眠。
我的情绪跟着这两个姑娘在起伏,跟着导演的剪辑叙事在起伏。并不是这部电影完美无缺,相反,从某些方面来说它仍旧是部稍微狗血的青春片,但胜在人物塑造比其他青春片好很多,反转的悬疑设定也很能抓的住人心。
比起原著支离破碎的语言,电影更具有影像的特性,算得上一次成功的改编,也算得上是最近几年国产青春影片的佳作。
不管你是否拥有过这样的人生,你都一定能从她们身上找到共同点。
我们每个人,都是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