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双休日,下着小雨,帮妈妈去寄一封挂号信。
12:15分,走近家对面的邮局,见卷闸门已拉到一半,玻璃门关着。
我勾着头弯下腰,推开玻璃门进去。
没有工作人员,只有一个保安在柜台里整理凳子。
我还没开口,他叫到,你进来干什么,出去!
我吓一跳,怯怯地说,我要寄挂号信。
他更加严厉地说,出去,现在吃饭时间。
我推门出来,他立马跟出来,把门锁上了。
我朝墙上看了看营业时间。
人家明明写的清清楚楚。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日,8:30-12:00,12:30-17:00。
是我不好,打扰别人了。
在这家邮局,这样的鄙视,不是第一次了。
去年,把NoNo穿不了的衣服鞋子整理了七八个箱子,准备寄送给外地我外甥女的孩子。
推车推进邮局,柜台里的工作人员一见叠成比我人还高的箱子,脱口而出:“把我们这里当仓库了啊”,一脸的不耐烦。
整个过程,我弯着腰,陪着笑脸,把箱子搬上搬下地打包带,过称,放到她要求的指定位置,生怕她找个借口拒绝业务。
支付邮费时,我习惯性地问了一句,可以支付宝或是微信吗?
她拉着脸说,必须现金。
表情就是,你怎么拎不清。
幸好出门时揣了点现金,才不至于办不成业务。
事后想想,是自己的思维有问题。
我这样问,不是砸场子么?
难怪是要被鄙视。
02
手机的套餐要升级。
之前因为流量不够,我自己在套餐上又加了一个4G流量包。
要升级,必须先把这个约撤了,换成标准资费,才能升级。
而撤约,又必须去营业厅。
赶在升级前一天,请假去了一趟营业所。
11:16到了营业厅,约100平米的厅里站满了人。
保安大叔提醒我要等很久,问办不办。
想想好不容易来一趟,加上今天必须要办理,就取了号。
吓一跳,前面有45个人等。
大厅里,人多,座位只有八个合在一起的金属凳子,早已坐满了人,嘈杂的不行。
大厅中间被一溜排的手机展示柜占据着,大多数客户都杵在墙边。
发现角落里有两台自助机具,我一阵惊喜。
结果马上失望,除了可以选择购买手机卡,其他都不能选择。
不甘心,换一台机器试了试,一样的结果。
一个柜台前,一个中年男子和柜员不知什么原因在大声争吵着,谁都不依不饶。
引导台有个工作人员,不断地提醒进来的客户,这里没两个小时办不到业务。
劝说客户通过手机上的网上营业厅,去看看周边哪里排队人少的,先通过网上取号,再过去办理业务。
很多人搞不清楚,愿意等的,留下取号,不愿意排队的走人。
有一对老年夫妻,我来时,已经排了一个多小时了。
一听说另一个空一点的营业厅过去要1.5公里,想想,算了,还是排在这里吧。
半个小时后,他们终于排到了。
只听柜员说,你这个是内存满了,和我们没有关系,你自己要清理。
大伯说,我不知道怎么清理,我只知道手机有问题,就找你们解决。
柜员说,手机信号没有问题,是你里面的信息太多了,和我们没有关系,我们解决不了。
两老夫妻等了两个多小时,这结果,失望地走了。
13:05,终于轮到我了,和工作人员说明了情况。
同时也说出我的顾虑,他们推荐流量包时,有赠送开通宽带。
但要求每月必须消费满一定额度,如果撤销了4G流量约,宽带会不会受影响。
(实际上,对于话费套餐,里面包含了什么,怎么算,我一直就没看懂过,更算不清,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的。)
她在电脑里一通查询,问了旁边的柜员,既没查到相关情况,也说不清楚。
最后帮我把流量包撤销,说,有问题再来。@#!@#¥%……@
走出营业厅,我只是想,以后再也不要自说自话地在套餐上加东西了。
03
前两天,接到朋友浩的电话,说正在银行领市民卡,弄了一个多小时了,还没搞定。
只听见他在电话那头愤愤地说:
我旧的市民卡卡面开裂,到网点领前期在银行已预制的市民卡与银行的联名卡。
新卡领出后,柜员业务不熟,无法将旧的市民卡功能转到新卡,说系统换过了。
期间,还让我自己到马路上找自行车租赁点去圈存电子钱包里的钱,等我找到机具,卡无法读取。
前面领卡时,柜员也弄了很长时间,一会儿说键盘有点问题,IC卡读不出来,一会儿又是其他原因。
我和他说,这么差的体验,销卡销户算了。
他说,销卡还销不了,一定要市民卡激活后,才可以销银行卡功能。
现在的问题,市民卡激活不了,死循环。
我今天也是路过,想想旧的市民卡折坏了,顺路去领,没想到这么个结果,这几个柜员业务真心差。
我和他们说,你们银行和市民卡发联名卡,不也是为了获客?但你们业务不熟,不是适得其反吗?
态度再好,业务办不了,有啥用?!
04
八小时之内,我们的同事、领导、员工、用户、甲方、乙方等等等等,都是我们的用户。
八小时之外,我们是地铁轨交公司、公交公司、超市、水电煤公司、有线电视、电信公司、物业等等等等的用户。
每个人都拥有双重身份,都是全社会有序运转链条上的一个结点,有交集,有碰撞。
我们做的每一样事情,待的每一个环境,不是别人是我们的用户,就是我们是别人的用户。
服务与被服务,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而是人际互动中两种不同的角色。
服务与被服务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人人都是集两种角色于一身。
只是我们没有那么强烈的意识,每时每刻去分辨谁是谁的客户,都是在不知不觉中付出服务,享受服务,分不出彼此。
自己是用户时,站在本位,总想着别人对自己好一点:
服务亲切一点,态度诚恳一点,业务熟练一点,效率高一点。
只是这一点点加起来,对于某些无用户意识的人来说,很难。
要么一直朝南坐,始终居高临下;
要么被动服务,有一是一;
要么业务不熟,流程不顺。
如今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发达,信息爆炸,渠道畅通,用户的主动权越来越大,大家都是充分的双向选择。
想想,有多少同质化公司瓜分着市场,为啥还可以嫌弃业务、高高居上。
多少垄断的、稀有的、资源型的企业,在短短的几年,被替代、被改变、被消失,还可以无动于衷,自我感觉良好。
用户难找难留,注意力越来越稀缺的时候,还会因为流程操作问题让用户不得不离开。
很多人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柜员、业务员、操作员,自己有多大的能耐,自己的行为有多大的影响呀。
但不管在什么位置,面对用户,你就是受雇企业的门面、标签。
周日下午去加油站,拿着前期几次加油时给的小票去开发票。
结果有一张发票和小票的金额对不上,差了两块多钱。
工作人员是一中年妇女,在电脑上捣鼓了半天,也说不出原因。
我给她定的标签,中年妇女,电脑能力差,手脚也不够麻利。
就两块多钱,不想浪费时间,说算了。
她让我等等,认真把小票和发票拍了照,发微信询问同事。
觉得发微信解释太费时间,她打了两个电话,最终搞清楚了原因。
因为我参与了一个活动,返现了,所以有差异。
离开柜台前,我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原来是返现。
她听见了,很热心地和我说,我们还有很多活动,你还可以得到很多折扣,省很多的。
边说边从柜台出来。
她的柜台在大厅的最右边,出柜台的门却在最左边,她绕了一大圈来到我身边。
我以为她要拿外面台子上的宣传折页给我看。
结果她指着墙上的海报,告诉我怎么返现,还有啥优惠措施。
就像对着一个熟识的老朋友,给你分享哪里有性价比高的物品。
实际上那张海报就在我左手边的柱子上,她直接在柜台里,抬手指点一下就可以,根本没必要绕一大圈,走出柜台。
介绍了半天,我并没有任何消费后,她的态度依旧是那样的热心(不是热情),让我一点没有不消费的负罪感。
这样的服务,既贴心又不尴尬,还找准切入点,为你考虑进行营销。
两个字评价“舒服”,没人会拒绝。
她只不过尽职做了她该做的,顺势又主动迈出一步做了她想做的。
让我对这家加油站的印象分又高了许多。
事后我不会说,那个中年妇女怎么好,只会说,这家加油站真不错。
而那家邮局、那家手机通讯营业厅、那家银行的网点,在我们的口碑里,也许最后连被选择的机会都没有了。
无须怪别人,坑可能就是自己挖的。
实际上,也无他。
多一点危机感,多一点同理心,多一点角色感,在自己的位置上尽职尽责主动地把事做好,就ok了。
家旁边一个商场,在地下两层中空大厅中心,围着柱子有个卖蜜饯的柜台。
没有客户,营业员背对着我在收银台那里。
我拿了塑料袋用铲子取了一点拷扁橄榄,招呼她,让她帮我称。
她转过身,一见我递给她的袋子说,不行的,你不能自己拿,要我们给你拿的。
说完,把袋子里的橄榄重新倒回到塑料箱子里。
我愕然问,为啥我不能自己取?
她说,我们规定的,你不能自己取。
我说,那我不要了。
她说,不要就不要。
我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