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风语阁文苑6.16-6.30作业主题《人生起跑线》。
别人家的孩子,这似乎成了一代又一代人“优秀”的代名词。
从小到大我们就被父母长辈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各种对比。
“哎哟,你家的宝宝真乖啊,不吵又不闹,真是可爱的呀,好带。”
“你看,谁谁谁家的孩子今年又是全年级第一,我说你呀,要多向他学习才是。”
“诶,你那室友高考多少分啊?报的是哪所大学?你呀,就差那么一点,可惜了。”
“什么?你儿子前两年就娶媳妇了呀,哎呀,我这女儿还没找着男朋友呢。”
“你看看你那些同学,他们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你们也得抓紧点呀。”
我们不禁泛起嘀咕:这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就那么优秀,是不是他们的起跑线比我们的就是靠前呢?
在无形的被对比中,在意的人难免不焦虑。
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优秀还那么努力,那我们也得努力。努力考上一个好的大学,让自己的父母脸上有光;努力找一份高薪的工作,这样就很体面;努力找一个条件合适又让父母满意的男(女)朋友,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这样父母便可以放心。
就这样努力着,努力着,我们成为了人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优秀,上进,幸福,却似乎也忘记了自己的方向。
或许从一开始我们就不在同一条起跑线,而大人们不问缘由,盲目对比。
回归到我们自己本身,是否是人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如果跟自己比,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更优秀了一点,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光跟我们自己比,人生有很多条起跑线。出身,择校,工作,婚姻,生活。甚至过去了的昨天,黎明开始的那一刻,又是一条新的起跑线。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或者也没法选择自己想上的学校。
但是成年后的我们却有了自己的选择权。
人生的起跑线如果我们从出身开始就下了定义,那么后面为自己而付出的努力不应该成为一条新的起跑线吗?
工作是我们可以选择的,婚姻是我们可以选择的,生活是我们可以选择的。
不要想着去做别人家的孩子,做自己,回归到我们本身。做有自由意志的独立的自我,奋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肆意一点,放纵一点,或许此刻你我正站在人生新的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