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是整本书的灵魂,是智慧的象征,未出茅庐就定天下三分,刚出道就用三把火烧的曹军屁股尿流,此后助刘备夺荆州、取西川,一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似乎从没有什么难题可以难倒他。连鲁迅先生都评价他“多智而近妖”。
可是,这样一个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却在陈仓遇到了出道以来最大的难题。
公元228年,诸葛孔明听说东吴陆逊大败曹休之后,上书《后出师表》,趁魏国疲敝,起三十万精兵出陈仓道口,开始二次北伐。
原本踌躇满志的诸葛丞相,却在陈仓遇到了人生第一次挫折。三十万大军攻打一个只有三千守兵的小城,却二十多天都不能攻克。
陈仓的这位守将叫郝昭,字伯道。罗贯中先生没有介绍他过多身世,只在靳祥口中说他是陇西人氏。
就是这位整部书也不过出场两回(九十七回出场,九十八回病故)的郝昭,让诸葛亮一再受挫,无功而返。
书中讲道汉军兵至陈仓,连日攻克不下。诸葛亮很自然地想到了招降,于是派出郝昭发小靳祥去做说客,但被郝昭言辞拒绝,还留下一句:“吾受国恩,但有死而已,兄不必下说词。早回见诸葛亮,教快来攻城,吾不惧也!”
软的不行,只好来硬的。诸葛丞相并没把这位郝昭当盘菜,毕竟三十万人攻打三千人的小城,一人一口吐沫也能把城淹掉。
丞相先调来百辆云梯,送士兵直接上城进攻。郝昭就派三千士兵把箭头头点上火,“城上火箭齐发,云梯尽着,梯上军士多被烧死,城上矢石如雨,蜀兵皆退。”
上三路不行,就走中三路,于是诸葛亮安排冲车冲击城门。郝昭就命人运来大石头,凿眼穿绳,从城上向下砸,于是“冲车皆被打折”。
中三路不行,孔明就安排下三路,“教廖化引三千锹军,从夜间掘地道,暗入城去”。郝昭见了,就派人在城里事先挖下深沟,截断蜀军地道。
于是“如此昼夜相攻,二十余日,无计可破。”
郝昭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为张郃的援军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没办法,孔明只好留下魏延下寨,自己率马岱、关兴、张苞大军去攻打出斜口攻打祁山。
后来孔明在汉中打探到郝昭病重,才敢派兵攻打陈仓,继续北伐。
郝昭只是一个无名小辈,却能在战无不胜的诸葛亮面前将城池守得滴水不漏,用自己的表现赢得了对手的尊重:郝昭死后,孔明还让他的家眷护送灵柩回洛阳,“以表其忠”。
这段故事并不是罗贯中臆想的情节,史书确有其事。
解缙读到这段历史时说:若墨翟之制公输,郝昭之拒葛亮,或萦带而连堞,或射火而重炉,可谓善守城矣。
曾国藩也说过: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
年少时读《三国》,总是幻想着自己将来长大了能成为赵云、马超、孙策,在战场上厮杀如入无人之境。后来上到大学,又想做郭嘉、诸葛这样的智囊。
如今而立之年,看透现实的残酷和不易,知道自己很多时候不过是盗书的蒋干之流。才明白人生这场大戏,如果能像郝昭、文鸯这样,像夜空的流星划过历史的长空,留下一道短暂而闪亮的身影,也不枉此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