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项修炼》第十六章 读书心得
第十六章:做系统的公民
本章又回到了核心修炼,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这是所有修炼的基石。第五项修炼的要义就是教会我们做一个系统的公民。有系统的人应体现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01 学会看清系统
什么才叫看清,指要看到系统的2个内容:
1)看清相互依存关系的模式和洞悉未来。
2)看清依存关系模式的能力。
有点绕,我简单地理解就是能够站在更高的视角,看到围绕一个事件或人物的多个关联结构及运行模式,并能推演出动态的运行模式及结果,就是看清系统。
我一直很感谢20多年前,遇到的一个培训老师,他曾任某知名跨国公司副总裁,私下吃饭时,我曾经跟他吐槽过我职场中的一个困惑。他于是给我举过一个例子,当你站在金茂大厦的2层,20层和88层时,你看到的风景是什么?你会想些什么?你会做什么?……那一刻,我顿悟。可以讲,这是我第一次通过系统视角、全局视角来理解问题。后来,每当同事遇到当初同我一样的困扰时,我就会分享老师这个案例。一句话,当你有了系统思考的观念时,我们的认知才有被撕开、扩大、提升的可能,认知提高,我们的思维决策才会有变化,行为才可能改变。
当然,系统思考真的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可练就的,这是一项终身修炼的技术活。看完这本书,我是这么体会、理解系统思考修炼的。
首先,要提高认知。这是重中之重。可以讲所有学习的终极境界就是提高认知。提高认知的3条途径:
一是多读书——读有营养和经典的书籍,这些书中能让我们看到我们不曾见过的“颜如玉、黄金屋”。
二是交高人——高人是高认知与实践结果的缔结产物,是书籍知识的现身说法和精华提炼。俗话讲不听老人言,都要吃亏在眼前;前人树下好乘凉。更不要说高人了,所以,身边有高人乃人之幸事,要“巴结”、可“攀附”、多聆听多指教。
三是多实践——实践是为了认同、修正并拓展我们的认知。在反复实践中不断完善并提高我们的认知体系和层级。
其次,要善于反思。元认知是个好东西。所有的书籍中,但凡提到成长和提高。自我反思是必不可少的一堂课。经常性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过去行为存在的问题,避免重蹈覆辙。一个阶段的工作结束,阶段性的反思也是必须的,可以总结性地分析不足之处,下次改过。当遇到一时跳不过去的坎时,停下闭关反思也是当下最好的行为,可以让我们系统性地看到障碍点在哪里?并找到突破的办法。反思是在协同我们的认知、实践及目标。
最后,学会善用修炼工具。前人总结过的普适的思考工具要学会应用。别人都在用枪,你还沉迷于赤手空搏就是傻子。比如,了解系统运行规则,分辨系统基模,正确理解正负反馈和延迟,理解杠杆作用点。工具的应用,能让我们在学习和实践中更加有效快捷,且不慌乱。
02 学会改变
看清系统并深处系统中,有2种选择。一是维持固有的系统运行模式并加强这个系统。简单讲,就是随波逐流。当系统中正反馈属于放大状态时或在积极的上升趋势时,或改变成本巨大,效果甚微时。借势是适宜的方式,这就是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的道理。
可关键是,你如何让自己能站在风口上。所以,随波逐流省力,但拼的只是运势。另一种选择就是主动改变,做出促进系统变革的思考和行动。塑造我们生活的各种系统本身在不同的层面起作用,这种选择是看清自己在系统中的角色和作用,变被动为主动,变劣势为优势、主观创造机会。胜算的概率会更大。所以,在实践中,学会改变是我认为是最好的实践方式。
于组织而言,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组织的改变要靠组织中一群有着共同见地的人的群体改变。书中用一个“战略微系统”的词语来定义这种拥有改变力量的人和团队,很有新意。一个企业中,整体认知参差不齐,落差较大,或普遍偏低时,相互冲突的心智模式几乎不可能达成共识或看清共同的系统,即便每个人都是出于善意,做出自认为最好的决策,推动或变革的阻力仍然可想而知。只有建立起一个学习型文化,大家一起学习,提高普遍认知,用系统思考建立起共同的语言,用共同愿景锁定所有人的目标,让“战略微系统”的人发挥出领导的榜样和导向作用。改变才有价值和意义。这也是公司为什么要煞费苦心让这么多干部来一起学习的原因之一,因为管理层公司改变的战略微系统。
昨天晚上,读到张贵梅老师的一段关于读书的言语,甚觉贴心。“读书的人总会比不读书的人,多出一个额外的世界——那就是丰富的精神世界。……因为拥有这样一个精神世界,读书的人总是要比不读书的人活得有趣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