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桂华老师说她自己的教学过程经过了三个阶段:教课文,教语文,实施语文课程。今天下午东城一中邓力老师和高新一中高阿超老师对《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同课异构,以及高新一中教研组长贾建英老师的讲座,让我再次对郑老师再三强调的课程意识有了很深的理解。
所谓的课程意识,就是,为什么了是语文,为什么是这一单元,为什么是这一篇。他们各自独特的不可取代的价值是什么。这话说着似乎很绕口,但是,有没有或者对课程意识理解的正误直接决定了这节语文课课整体的走向。
我觉得,语文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就是要在文字,文学,文化的学习中提高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等能力。这也应该是语文的核心素养吧。但现实中,我们往往或为了迎合学生,或为了迎合各种评价,采取了偏离语文核心的手段。比如《林黛玉进贾府》中,我们用影视剧,歌曲,音乐等等多种手段,企图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课堂上看似热热闹,其实,用黄玉厚老师的话就是“种了别家的地,慌了自家的田”。记得魏书生老师曾经说过,不要一说素质教育就好像是课堂外唱个歌,跳个舞,其实,真正的素质教育 就是在你课堂上的每一分钟。不管你的教学方法怎么变,语文的核心素养是其根本。任尔东西南北风,语文老师要仅仅围绕语文核心素养这个根本,否则,花枝招展的课改风一走,你的课堂上只能是一地鸡毛。
带着这样的根本性认识,才能更好地去钻研教材。不要因为自己没有研究透,而简单的否定编写教材的各位先生。他们的高度有时你还真的看不到。与其吐槽,不如认真研究教材。王荣生对教材的编写有很好的认识。我们应该承认,现行的教材是有自己系统的科学的逻辑系统的。我们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比如,初中学过新闻了,高中为什么还要学。同样的文章,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同样体裁文章的定位有什么区别。这是我们应该知道的。
众所周知,被称作高考天下第一难题的论述文阅读。其实在必修教材中,是有这一单元的,但又有几个老师把《宇宙的边疆》《父母与子女的爱》按照论述文的特点来教呢?看过郑桂华老师执教的《人生的境界》,才恍然大悟:原来,论述文应该是这样教的;原来不是无缘无故地设计这一单元的。
每一单元的每一课,也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但是我们很多老师,很喜欢一篇文章面面俱到,其实,最后是面面不到。岂不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一课一得,只要每次都能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最后的成绩就会超乎你的想象。
在这两节课中,高老师,紧紧抓中新闻这一文体的特征,而且忽略初中都熟悉的新闻的一般文体知识,把目标牢牢锁定在新闻的“视角”上。由视角的独特性上,把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客观性做了透彻的引导。重点突出,深入浅出,举重若轻。
邓老师,似乎没有很清晰的课程意识,试图做到面面俱到,但是,很可惜,面面不到。问题太大,导致学生无所适从,教学环节不了了之。邓老师的课堂,黑板上没有一个字,都是ppt的显示,当然不是ppt不好,但是似乎过于重视预设了,忽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反观高老师,在黑板上记录下学生发言的重点,随时重视预设的生成。课堂节奏,如行云流水,水到渠成。让听课的我也如沐春风。
当然,话可能说得有点得罪人了。那就用我自己的课堂做例子吧,四年前讲《故都的秋》时,只是想迎合学生,迎合听课老师,从来没有真正从语文的核心素养出发,没有从课程意识出发,最后,即便效果不好,也只是安慰自己,这是细枝末节问题,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岂不知,这是语文的根本问题。幸亏,各位同仁,还有我们的领导给了我当头棒喝,让我及时悬崖勒马。我们的肖校长直接给我说,吴老师,我给你说,你教了一二十年,你根本不知道语文是什么。反正我看《故都的秋》是不会先画出有感情基调的句子的。我当时还不服气。随后两个星期一直在郁闷,思索。不断的看书,琢磨自己的课,两个星期后的一天,似乎,灵光一现,我突然明白了过来。原来如此!那种云开日出的感觉真的难以形容。当你的理念错误的时候,其实后面的一切都是错误的。当你不知道你要教什么东西的时候,你所有的教学方法也是错误的。
后来,看了王荣生的书。看到王荣生对魏书生《统筹方法》的批评。看了王荣生对郑桂华和陕西一位教师对《安塞腰鼓》课堂实录的评价,让我燃起了对教育理论的热情。然后接连看了几本郑桂华老师的书,结合自己的教学的教学实践,真的有点醍醐灌顶的感觉。
内容决定形式,一切尊重学生,看似简单的十二个字,有的人可能一生都没有悟透。
贾老师谈到,语文注重什么呢? 一、 由“一个”走向“一类” 二、 关注表达 三、 不教学生一望而知的知识 四、 不教非自我的体验。这四点很实在,但是点到了语文的实质。
语文课就是语文课,只有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外行看着像绕口令,内行却知道,真正做到这一点,却是任重道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