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晚清四大名臣之首,主要成就是创建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兴起洋务运动。
在读他的传记之前,对他了解其实不多,仅限于一些语录,以及零碎的片段。
曾国藩能取得如此非凡成就,主要靠个人的努力和修炼。他出生平常,祖上几百年都是平民百姓;智商一般,一个秀才就考了七次;身体不好,多种严重疾病困扰一生;年轻时性格也有诸多缺点,浮躁、坐不住,傲慢和虚伪,总之自我管理能力较差。
后来通过他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脱胎换骨,达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境界,得到了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的美誉。按今日的说法,他是完美逆袭成功的典型代表。
那到底曾国藩是如何逆袭成功的呢?
说来话长,但概括起来可以说是先树立目标,然后以坚定的脚步,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朝着目标奋进。
最近读了几本名人传记,得以发现他们的成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有远大的抱负。
有次和闺蜜聊起,其中一些当初资质不如我们的同学,如今取得的成绩都远大于我们,既羡慕又感慨。闺蜜说他们有今日的成就,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大都有较高的理想和目标,并不断地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奋斗。
十分赞同。有前程可奔赴,有岁月可回首,这样的人生才算没有白活。
曾国藩虽天资平常,但却有一股倔劲,不拿下,绝不罢休。他少时读书就非常刻苦,不背下一篇文章不睡觉,自知笨拙,所以越发努力,做什么事都踏踏实实,死磕到底。他一生的成就都没什么快捷取巧之径,完全靠“笨功夫”。靠着笨,他走通了99%人走不通的科举之路;靠着笨,他一介书生创建湘军,只用一招“结硬寨、打呆仗”就平定了太平天国。
曾国藩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这是他通过自身的经历得出的独特的人生哲学。其实看似愚笨,实质聪慧,很多时候,钝即是利,慢即是快啊!
30岁前,曾国藩心无旁鹜专注于科举之路,30岁后,他立下“学做圣人”的宏伟目标,痛下决心改掉自己身上的种种毛病,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圣人”。可谓立志高远,这是他成功的第一个要诀。
自此,他少外出闲逛闲聊,完成公务就安心在家里,坚持每天写日记,阅读,练字,并定下了12条做人的规矩和课程标准。
这让我想起了本杰明富兰克林,他为了自我修炼和提升,也为自己定下了13条美德要求。可见,功成名就的人都非常自律,对自己的要求也非常严格。
于是,曾国藩走上了漫长的修炼之路,没有一帆风顺的,相反,他两次无奈返乡归隐,多次被弹劾和被背叛,官场上浮浮沉沉,焦虑,失落,甚至绝望到要死,曾两次自杀未逐。好在他每次失意时,都能沉下心来,痛定思痛,认真反省自己失败的原因。所以他每次出山都能满血复活,以破釜沉舟之势,发奋向上,以挽回之前的种种失败和耻辱。
这真有一种死而后生的壮烈!他给自己就取号“涤生”,还用袁了凡的名言来激励自己:“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曾国藩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以不死的心态活到老,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给了我们普通人极大的信心和鼓舞。
越笨越奋越挫越勇的曾国藩曰:“
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望你我都能从曾公身上得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