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好的教育,可能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不同的答案,国家需要高素质人才,社会竞争加剧,社会培训补习畸形膨胀,学生课业加重,家长孩子为教育问题而焦虑,那么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呢?

      唐江澎同志在《好的教育》一书中阐述了自己认识,他认为好的教育应该培养青少年学生成为“四个者”,即强健体魄,磨炼意志的“终身运动者”,具备家国情怀的“责任担当者”,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问题解决者”,以及陶冶情操的“优雅生活者”,“四个者“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而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但不能制造价值次序的颠倒,也不能制造价值之间的对立,不能一说全面发展就不讲分数,也不能一说分数就忽略全面教育。不关注分数对任何一个学校来说都是不负责任的选择,但也应该认识到,教育的终极价值、最高价值是促进人的幸福。真正好的教育,一定是既能够让孩子有良好的的学业表现,又能够让孩子健康全面的成长,如果二者没有兼顾,就说明我们的教育哪里出现了问题,努力使二者达到平衡就可以了。

      “我说的不过是常识”,常识往往离真理最近,正是这些常识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一个教育常识被人们广泛传播和高度肯定,就说明我们的教育偏离了它该有的方向,也说明我们的社会对教育回归常识有巨大的期待。

      希望能有更多地人来表达自己的教育观点,也希望能有人用实践证明我们追求的“好的教育”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如果能有一种力量不断彰显教育应该回归常识、回归育人为本,应该促进人的全面健康成长,那么,我们的教育真的发生了一些改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