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桥有千千万万,然而每座桥拥有的故事却是唯一。
这座桥的出现有些年头了。
说起它的成长史,真可谓是多灾多难,修了拆,拆了修,几番折腾,终于变成了现在的模样,8根大柱子,长约百米,钢筋水泥混凝土,耐得了压,禁得起冲,远远望去,山水环绕,舒展中还透着几分相得益彰的美感。
不过今天想提及的,却并不是这一座,是村里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桥。它们或长或短,或弯或直,或由青石覆盖,或由水泥混合,通向每家每户。
十年前,村头的那座桥还是由五六根横木搭建,桥木上的树皮有所脱落,絮絮调调,剁掉的枝杈根部露出一圈圈的圆轮。桥的两端还是土路,一到下雨,便不敢轻易过桥了,脚底的泥跺不干净,湿湿滑滑地踩上去,无异于踩着钢丝过河。也正是这桥,把农人的土地划分为几个坪儿(又称坝(bai)坪),下地坪的地势不似其它村,从村南到村北,一路上去全是平原,每一户人家的田地就分布在这星罗棋布的小平原上,而每一座桥,连接了地与地、路与路的距离。
然而关于这些桥最深刻的记忆,却是大雨过后的“桥上河”。
那时村里没有中学,只能到河下游的村里读书。晴天时孩子们三五成群地结伴而行,到了雨天,则是由大人们亲自护送到校。尤其是大暴雨过后,水位猛涨,有的木桥被冲塌了,有的石桥被浑水淹没,好一点的情况,可以看到桥面,大人们不放心,挽起袖子、编好裤脚,脱掉鞋子,一手抓着自家孩子的手,一手背着他们的书包,亦步亦趋、小心翼翼地涉水而过。碰到更凶猛的水势时,也不抓着手了,干脆背起来,书包在前面提溜着,孩子在后面背上趴着,大人们更不敢掉以轻心。怕碰着青苔脚滑,怕石子儿硌着摔倒,每一步都稳稳踩实,像古代朝圣的使臣那样,步步严谨而又沉稳。
偶尔水退些时,贪玩的孩子们会脱掉鞋子在水刚没过的桥面上过起了泼水节。你甩我一脸,我浇你一身,激烈时水花四溅,吃亏的人总是变成了十足十的落汤鸡,从头到脚湿了个彻底。这时我们却不必担心啊,过了河,随着暖的发热的太阳一起走,夏日衣衫单薄,还未到校,衣服就全部干透。
彼时无忧,空气中的每一个分子都洋溢着欢快与欣喜。
斗转星移,匆匆十载已过,再也见不到桥上河了,如今从村口进入,山路蜿蜒,路面却格外地平整宽阔。道路两旁每隔数米便有一颗刚刚栽下的品种樱桃的树苗。昔年一座座陡峭的大坝也再次重整修葺,在群山之间错落有致。
那桥呢?
它已经和水泥路融为一体了啊。那座容易被水冲坏的木桥,已经消逝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大石为基底、以钢筋为骨、以混凝土为血肉的水泥平桥。石桥在其原有的基础上加固增修,地势过低的路段则直接改了线路,以山脚的走向匍匐前行修建,历经数月,一村人的心血功劳,就此而成。
水泥铺满,小桥流水的意韵不再,但人民全新的致富理念却正在形成。绿树村边在,山茶依旧香。牛羊山上寻,大棚种植忙。在这片纯净的土地上,有绿树青山,也会有金山银山,有鸡犬相闻,也有琅琅书声……
无论是青石小桥,还是水泥大桥,不曾改变的是,是人们那颗勤劳进取的心。在此,我想化用鲁迅先生说的那句:
世界上本没有桥,想要过河的人多了,自然也就有了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