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明朝中期以后,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许多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他们开设机房,雇用机工进行生产,出现了“机房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机房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用工人。他们之间这种雇用与被雇用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清末民初时期广东珠三角州地区是我国贸易进出口的经济腹地,缫丝成为了当时重要的贸易商品。在国门大开的时代背景下,民族缫丝业在国外纺织品大量涌入的冲击浪潮中,进行工艺改进、机械化生产,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当时珠江三角洲地区服装业的发展,为探索广府地区纺织业的历史轨迹提供了依据和佐证。珠江三角洲的桑蚕生产经历了萌芽、发展、兴盛、衰落、复兴的漫长过程。
广州地区近代机器缫丝厂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大大促进了当时广州的生丝出口贸易的发展,使得广州对欧洲、印度、美洲等市场有大量蚕丝原料输出,珠江三角洲地区丝织业发展较好,输出品种包括空茧,分作生丝、手工缫丝,及丝织品如本色素绸、锦绸、绫罗锦和满绣的布匹、披肩及长衣等素花绸缎,极大影响了当时服装业的发展,在受外来纺织业文化影响的同时保持地区自有的特点。珠江三角洲机器缫丝业的发展与纺织品贸易进出口相辅相成,息息相关,同时为清末民初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服装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民族纺织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