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样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有的成绩好,有的成绩差呢?
太上老君——老子,为您解惑:
“道可道,非常道。”
春秋时期的老子,《道德经》的原创作者有句名言:“道可道,非常道。”
什么意思呢?
“道”是可以说出来的,但是我说出来的“道”一定不是真的“道”,“道”传到你的耳朵里,你理解的“道”很有可能和我认知的“道”是不一样的。因此“道”没有永恒不变的说法,每个人心中的“道”是不一样的。
这是为什么呢?
“道”是虚无不可见,唯心而又客观的,当我把它说出来,它就从无边有,从唯心变成了客观存在的声音,这个声音承载着我对“道”的理解。
我表述“道”的过程,让“道”从虚无来到了现实,实际上“道”还是虚无的,我说出来的只是我对“道”的理解,也许我对“道”的理解没有错,表述错了,听众不理解这么虚无的东西,他会和自己日常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用这些事物去想象我说的虚无缥缈的“道”,于是就产生了他自己理解的“道”。
“道”是客观存在的,抽象的,无法被人体感知的宇宙规律。
它看不见,听不见,摸不着,无法形成具体形象的印象。
对于人的感官来讲,它表现为“无”。
老子很智慧啊,他在演讲时,就知道下边的人听他演讲,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解就会在不同的人的脑子里产生不同的道理。
道可道,非常道。让我联想到了“师者,所以授业解惑也”。
老师在讲台上讲课,下边几十个学生听课,课本上承载的就是“道”。
老师自己理解了书本中的“道”,但是要讲出来让学生们听懂,他必须让这虚无抽象的“道”具象化,化为实实在在的实物,让“道”从无到有的转化。
比如小学老师教数学应用题,用的是苹果加减法。“小明有5个苹果,吃掉了3个,还剩下几个?”
这道题从本质上讲是减法的应用,但是小朋友们理解的“道”是不一样的。
有的小朋友会想苹果是切开的还是完整的,是煮熟的还是削皮的?
有的在想,吃掉3个,那么多啊!
甚至有的小朋友干脆不知道苹果是什么样,都无法建立真正的概念。
而跟上老师步伐的小朋友,终于建立苹果减法的概念,换成汽车、房子,人,动物,书本,植物等其他感念事物时,他又有不会应用题了。
这就是小朋友没有抓中这个数学应用题中真正的“道”,换个现象他就不认识了。
老师讲课,下边的学生们,聪明的很快抓住了重点,理解了老师表述的“道”.
有的学生理解偏了,多做几个同类型的题目,终于总结出了书中的“道”.
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始终抓不住重点,理解不了老师表述的“道”。
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的表现。
你拿出一个苹果,告诉大家,“这是苹果”,于是大家都知道了苹果长什么样子,大家的脑子里都产生了一样的感念,,这个从具体存在的实物上讲出来的道理,大家的脑子里的概念是一样的,因此是“常道”。
讲“有”,客观存在的事物,可以被人感知的事物,大家的认知是一样的,是“常道”。
讲“无”,客观抽象的事物,无法被人感知的事物,大家的认知是不一样的,“非常道”。
因此给他人讲“道”,讲不出来让大家都理解的“常道”。
每个人的思想、经验都是有差异的,苹果对有的人是见过的有经验的,对于没接触过的还是抽象的,不可感知的。
老师讲课,要建立一个同学们都认可的形象概念,最好拿着实物,让下边的同学们建立统一的形象概念。如此才能方便同学们建立抽象的感觉的初始印象,最终形成自己对抽象概念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