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有其母必有其女”,所以“看着娘的脚后跟,便知闺女三四分”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
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且听有书君慢慢道来。
过去不像现在男女婚姻自主,那时候都讲究媒妁之言。
一、看着娘的脚后跟啥意思呢?
《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丁利国道:‘实不瞒你说……店家听说,嗔道:‘原来脚根不正。’”
古时候,人们习惯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复杂的问题。
这本书里所说的“脚跟”,指的就是女子的母亲,此女子品行作风不正,是因为她的母亲就是那样的人。
“看着娘的脚后跟”的意思是说:要看看女方母亲的品行作风如何。
无论古今中外,讴歌母亲的著作都非常多,例如我国古代就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封坛退鲊”等等故事,可见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影响极大。
现在流行一句话“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
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什么样,他们就学什么样。
尤其是母亲的品行尤为重要,过去人讲究明媒正娶,无论男方还是女方,首先要讲究门当户对,接着就要看对方的家风如何。
过去的平民百姓常说的是看“门风”,“门风”主要是从女主人那里看。
母亲贤良淑德、持家有道,那她教育出来的女儿也基本上错不了。
时间长了,农村人便总结出“看着娘的脚后跟,便知闺女三四分”这句话。
二、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现代人恋爱结婚,都是孩子自己做主。多数男孩女孩往往更注重对方的外表,而忽略对方的父母情况。
有经验的家长,会建议子女早点儿见对方家长,主要看对方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
常言道“上梁不正下梁歪”,这句老话是有道理的。
我的家乡,有一户郭姓人家,这家的女主人年轻时水性杨花,为了钱财,就给别人生了私生子。
后来她娘家把她远嫁到我们村里的郭家,婚后她依旧恶习不改,眼睛盯着别人家男人的口袋,勾三搭四、混吃混喝。
她生了四个女儿,长得都很漂亮。她每天除了打麻将、逛街,就是东家长西家短地讲当着女儿讲闲话。
80年代末,女儿们陆续长大了,因为没有受到母亲良好的家教,女儿们一个个都早早就开始培养对象。
最大的女儿不到20岁就嫁人了,她母亲不管男方啥样,给她足够的彩礼钱就好。
我的堂弟喜欢上了郭老三,当时大家都不同意。
三叔说:“看着娘的脚后跟后跟,便知闺女三四分,她妈那副德行,女儿也好不到哪里去。”
堂弟正处于热恋期,哪里肯听父母劝告呢,而且女孩子已经怀孕了。
父母只好张罗给他们完婚,结果女孩妈妈要十万彩礼钱,说不给够,就把领着女儿去堕胎。
三叔凑够了彩礼钱,总算让孩子们结婚了。
结果,郭老三一进门,就让堂弟大开眼界。
原来温柔体贴的姑娘,不仅如今脾气暴躁、好吃懒做,整天啥都不干,连个人卫生都不打扫,把家弄得像个猪窝一样。
堂弟只要说她几句,她就跑回娘家,一住就是十天半个月的。
三婶拍着儿子的肩膀说:“当初我们为啥不同意这桩婚事呢,俗话说看着娘的脚后跟,便知闺女三四分。她妈那样,我就担心她教育不出来好孩子。”
男孩子这才后悔当初没有听母亲的话,看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啊”。
后来堂弟的媳妇,受不了堂弟的约束,也嫌弃堂弟不能供她享乐,二人离婚了。
郭家的女儿一个接一个进了城,不是做“小三”,就是傍大款,成为村里人茶余饭后的笑柄。
听说郭家老三再婚,又离婚,又再婚……她每年回娘家,从来都没有顺便看过自己孩子一眼。
所以在农村,男女之间找对象,都讲究看看对方的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
俗语说“好妻旺三代,坏妻毁三代”,这句老话还是非常有道理的,如果母亲本身贪图虚荣,不会勤俭持家,就很容易把自己的不良习气传给子女,严重影响孩子的人生观。
所以“看看娘的脚后跟,知道闺女三四分”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
三、凡事没有绝对
“看看娘的脚后跟,知道闺女三四分”这句话里不是也说了嘛,看了女子的母亲,才知道“三四分”,还有六七分是靠个人后天养成的。
“出淤泥而不染”的女子大有人在,就拿有书君的嫂子来说吧。
哥哥在上大学时认识了嫂子,二人确立恋爱关系后,嫂子的母亲就不同意他们交往。
原因是嫂子是城里人,而哥哥是农村的,她想让女儿嫁个有车有房的城里人。
嫂子不喜欢她母亲这个势利眼的样子,也不是拜金女。
嫂子突破万难,嫁给了哥哥。嫂子不仅工作突出,而且治家有方,如今,他们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有正就有反,母亲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子女的未来发展;同时,也有素质不高、认知低下的母亲,却有完全不同于自己的好子女。
我认为,一个女孩子有一个好母亲,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她成为好妻子的可能性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