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妈妈们,育儿路上,我们都在摸索前行。想给孩子最好的,却也常常手足无措。《看见孩子》这本书,就像一位贴心的领路人,告诉我们:育儿,要“看见”孩子,更要“看见”自己。今天,咱们就聊聊如何在育儿的点点滴滴中,做到这一点,让这段旅程轻松又温馨。
分论点一:定规矩,给孩子稳稳的安全感
1.1 规矩,是孩子的“隐形保护伞”
想象一下,如果家里没有规矩,孩子可能会像脱缰的野马,想干嘛就干嘛。有了规矩,孩子就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生活就有了秩序。比如,规定每天晚上9点前必须上床睡觉,孩子就能按时休息,第二天精神满满去幼儿园。规矩还能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比如排队玩滑梯,不推不挤,大家都能玩得开心。
1.2 规矩要简单易懂,还得能落地
定规矩时,别太复杂,孩子记不住。像“玩具玩完要放回原位”,“吃饭时要坐好,不乱动”,这些简单明了的规矩,孩子一听就懂,也容易做到。而且,规矩要随着孩子的成长慢慢调整,不能一成不变。比如,孩子大了,可以适当延长看电视的时间,但要保证不影响学习和休息。
1.3 坚持执行规矩,但也要有温度
执行规矩时,不能今天严,明天松。比如,规定每天只能吃两块糖,就别因为孩子哭闹就多给。但执行规矩时,也要讲道理,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这样做。比如,告诉孩子吃太多糖会蛀牙,要保护好牙齿才能吃好吃的东西。
分论点二:别总想“管”孩子,做他们的“好伙伴”
2.1 控制欲太强,孩子会“反叛”
总想控制孩子的一切,孩子会感觉被束缚,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迟早会“反抗”。比如,你规定孩子必须学钢琴,他却喜欢画画,结果孩子可能会故意不好好学,让你头疼。
2.2 尊重孩子的“小主意”
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要给他们机会表达。比如,让孩子自己选衣服,虽然他们挑的可能不太搭配,但这是他们表达个性的方式。当然,你可以在旁边给些建议,但别强迫孩子一定要听你的。
2.3 和孩子做朋友,一起成长
把孩子当朋友,多和他们沟通。比如,分享你小时候的趣事,也听听孩子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你们之间的关系会更亲密,孩子也更愿意听你的话。
分论点三:孩子“无礼”,其实是在“求关注”
3.1 孩子无礼,背后有“小心思”
孩子有时候会说一些无礼的话,或者做出一些不礼貌的行为,其实他们可能只是想引起你的注意。比如,孩子在你打电话时大吵大闹,可能是因为他觉得被忽视了。
3.2 自己先“文明”,孩子才会“礼貌”
想让孩子有礼貌,自己先要做到。比如,别人帮助你时,你真诚地说“谢谢”,孩子看到后,也会学会说“谢谢”。平时多用礼貌用语,孩子自然会模仿。
3.3 耐心引导,教孩子“懂礼貌”
当孩子无礼时,别急着发火,耐心地告诉他这样做不对,为什么不对。比如,孩子打断别人说话,可以告诉他这样别人会觉得不尊重,要等别人说完再说话。
分论点四:妈妈也有情绪,学会“自我调节”
4.1 认识情绪,别让情绪“绑架”自己
育儿中难免会遇到让你生气、焦虑的事。当情绪来临时,先别急着对孩子发火,问问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是因为孩子不听话,还是自己太累了?认识情绪,才能更好地应对。
4.2 找方法“释放”情绪
情绪就像气球里的气,不释放会爆炸。找一些方法让自己放松,比如深呼吸、听音乐、运动等。或者找朋友聊聊天,把心里的委屈和烦恼说出来。
4.3 需要帮助时,别“硬撑”
育儿不是一个人的事,当你觉得压力太大时,可以向家人、朋友寻求帮助。或者参加一些育儿相关的活动,和其他妈妈交流经验,互相鼓励和支持。
结尾
亲爱的妈妈们,育儿是一场美丽的旅程,有欢笑也有泪水。学会“看见”孩子,也“看见”自己,我们就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轻松、更快乐。定好规矩,和孩子做朋友,引导他们懂礼貌,同时也要照顾好自己的情绪。让我们一起努力,用爱和智慧陪伴孩子成长,享受这段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