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寇准,北宋大臣。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进士,累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二次罢相,封莱国公。宋太宗淳化二年,30岁的寇准被贬为青州知府,任职之际,他为了表达自己仕途坎坷以及对朝堂、对君上难以割舍的情怀和内心的失落之情,写下了这首《踏莎行》。
上片先描写佳人的伤春愁怨,“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暮春时节,残花凋零,黄莺的啼声也不似从前那么婉转动听;绿叶成阴的梅树上,竟悄悄地结出了小小的青果。短短几句,诗人就勾勒出一幅残春风景图。佳人独守空闺,心情烦闷,眼看春尽花谢,却无人陪伴自己外出踏青赏景。春光易逝、容颜易老,她担心自己的夫君回来时,看见自己这副憔悴的模样,估计也要大吃一惊。
“画堂人静雨濛濛,屏山半卷馀香袅”这两句,词人将视角转向室内,通过“画堂人静”和“雨濛濛”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画堂中的人静,可能是因为春日的慵懒,也可能是因为离别的忧伤。而“屏山半卷馀香袅”则描绘了室内的景象,屏风半卷,余香袅袅,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细雨蒙蒙中,一个消瘦的女子静静站立在画阁外,眼前的屏风半掩着厅堂,只见缕缕沉香从屏后袅袅散来,更添了几分幽幽的心事。遥想当年,是否还记得我们依依惜别时的深情约定?如今一别经年,远方的他依然杳无音讯,可晓得我这份断肠的思念?
下片着力抒发女主人公伤别怀远的深沉离恨。
闺中愈是孤寂,愈加怀念伊人。想当年,花前月下,海誓山盟,依依惜别,密约归期,千般叮咛,万般嘱咐,情意何等深沉。可谁知到如今望不到伊人寄来的音信,盼不见伊人归来的身影。“沉沉”“杳杳”,巧用叠字,突出离别情思的幽暗深远与辽阔无际。既然如此,谁还有心情去对镜梳妆,“菱花尘满”,细节突出。“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诗经·卫风·伯兮》)所以听凭菱花宝镜积满了灰尘,也懒心无肠地不去拂拭它了。思念伊人,情不能已,还是再到楼头去看看罢,说不定能盼望到伊人意外归来的行旌哩!可是事实无情,依然只有失望,沮丧之余,哑然无语。但见万里长空,一片阴沉,恰似闺中的心境;唯有芳草连天接地,一直延伸到伊人所在的远方。借景抒情,造语自然;芳草怀远,巧于用典。当离情别恨使人伤感至极时,真好像魂魄离体而去一般。凄惋之情,溢于言表;不尽之意,更在言外。
纵观这首《踏莎行》,情景交融,意境浑然。作者先描写室外暮春景色,引起闺妇的怨愁;然后笔墨转向室内,画堂人静、屏山半掩。接下来再展示佳人的慵懒和愁闷,最后又寄情于景、以景结情,堪为妙笔。
这首词因为语言含蓄、文辞优美,当时就流传很广。宋仁宗读到这首词之后,立即明白了寇准的心思。因此皇帝在让他历练一番后就仍调他回京城担任要职,成就其“一代名相”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