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灯倩影燕子楼

久居徐州,竟不知有燕子楼。初识燕子楼,缘于一副对联:

画栋久销沉,问何时燕子归来?

只空嗟名士青衫、美人黄土。

琼楼新结构,为绝代娥眉增色;

又重睹香山月旦、坡老风流。

这是近人胡佐卿题写的对联,从对联内容看,应是当时燕子楼重建或维修后所题之联。寥寥几句,便将燕子楼的前世今生,历史与文化渊源展现出来。

正如其它著名古典建筑承载了太多的文化积淀一样,燕子楼在一千两百多年的历史变迁中也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脉络、积累了自己的文化内涵。当然还有那些与之发生联系的文化生命,正是他们为这些建筑刻上文化印记,使之成为一种文化意象和文化符号。当历史落下帷幕,后人再去品评追忆时,是楼因人传,还是人借楼名,或许已经分辨地不那么清楚了。

关于燕子楼的由来,颇有一番故事可讲:唐贞元年间,尚书张愔任武宁军节度使,镇守徐州。张愔的府上有许多歌妓,其中一位容貌美丽,能歌善舞,最受张愔宠爱的唤作盼盼。后来,时任秘书省校书郎的白居易自长安游历徐、泗。张愔素来仰慕白居易的诗才,便在府上宴请白居易。酒兴正酣之际,唤盼盼出来相陪,盼盼表演了拿手的《霓裳羽衣》舞曲,技艺几乎达到出神入化地步,宾主都被其高超的舞技深深折服。白居易因而赠诗云:“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宴罢一欢而去,以后也没有再相见。虽然白居易与盼盼仅此一面之缘,却给白居易留下深刻印象。以致后来白居易写燕子楼诗,回忆当时往事,仍颇多感慨。数年之后,从友人张仲素那里得知盼盼的情况:“尚书既殁,归葬东洛,而彭城(今徐州)有张氏旧第,第中有小楼名燕子。盼盼念旧爱而不嫁,居是楼十馀年,幽独块然,而今尚在”。

讲完这个故事,可能会有人发现,整个故事涉及到燕子楼仅仅是一句带过,如果稍不注意,可能都不知道它的存在。然而,这又是无法忽略的。只要稍加细想,便知其中深意。张氏旧第难道仅独燕子楼?盼盼因何会在燕子楼上一住便是十余年?从中不难看出燕子楼在盼盼心中的地位,进而也可以知道燕子楼应该承载了太多张愔生前与盼盼发生的美好的故事。睹物思人,这样做或可稍稍寄托自己的哀思。盼盼身为歌妓,且才貌双全,若另寻侍主,并非难事。但盼盼念旧爱而不嫁,居燕子楼十余年,可见其对于爱情的忠贞。燕子楼正因承载了这段忠贞的爱情故事,从此与之再也割舍不开。


白居易自从张愔府中一别,再也没有见过盼盼。一晃数年过去,曾经的一段美好经历或将成为永远的记忆且不再拾起。不想有一日,好友张仲素拜访他,给他览阅自己近来新作的诗。发现其中竟有《燕子楼》三首,感到很惊讶,细问之下,友人便将张尚书去世后盼盼守节的事告诉了他。读着诗句,白居易陷入了沉思。他的眼前或许又浮现出当年那场宴会上盼盼跳着《霓裳羽衣曲》时优美动人的舞姿,和如今独坐小楼孤独落寞的身影。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后来的事有如此大的转折,曾经看似柔弱轻佻的盼盼竟是如此坚毅忠贞的女子。正当他想得入神的时候,友人突然打断了他,这才收回思绪,定了定神,称赞说诗写得不错。然后略加思索,提笔写下和诗。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

自埋剑履歌尘散,红袖香销已十年。

适看鸿雁洛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

瑶瑟玉箫无意绪,任从蛛网任从灰。

                                  ——张仲素

满床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钿晕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著即潸然。

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十一年。

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墓上来。

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

                                    ——白居易

我时常在想,燕子楼故事的流传融入了一些巧合因素,设想如果白居易没有当年的彭城之游而与盼盼有一面之缘,即便在读到《燕子楼》诗的时候,也许最多对诗句称赞一番,未必会作诗唱和。正如他在诗的序言里说“余爱绘之新咏,感彭城旧游,因而同题,作三绝句。”而如果没有白居易的和诗,燕子楼及盼盼的故事未必会在后世为人传颂,白居易从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或者如果友人张仲素没有给白居易看他新作的诗,白居易可能早已忘却当年的这番经历,更不知后来盼盼的结局,又如何写出燕子楼诗呢?正是这些巧合发生在一起,燕子楼的故事终于传之后世,也因此被赋予了象征忠贞爱情的印记。


当人们还在品读《燕子楼》诗,传颂盼盼故事之时,时代已悄然发生改变。开元盛世的景象早已成为书上叙述的文字和老人儿时听长辈们讲述的故事。大唐已经进入结束的倒计时,乱世即将到来。

中国古代但逢朝代更迭,兵戈践踏下的除了百姓,还有前朝留下的建筑。不管是皇宫殿堂还是寻常楼阁,都难保无虞。

燕子楼也没能幸免。

史载,唐景福二年(893年)四月,朱温手下大将庞师古攻破徐州城,时傅举族登燕子楼自焚而死,燕子楼遂付之一炬。

燕子楼虽然被毁,但她的文化生命却仍在延续。她的文化生命自从被创造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不朽。她不会因建筑实体的毁灭而消亡,她的生命已经附着在文本文化的传承之中。而建筑实体的存在,为的是不断充实她文化生命的厚度,也为后世的追思提供具象的依托。

中国许多文化胜迹的流传都得益于文人诗文名篇的助推,这已成为一种文化传统。他们或因漂泊流浪、或因谪官远戍,不期然与这些文化胜迹相遇,将自己快乐与痛苦,顺利与坎坷寄托于此,留下一些怀古伤今的咏叹。他们或许不知道,这些文化胜迹已经与他们的文化生命联系到了一起。

说到这,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两个人名——苏轼、文天祥。

苏轼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是一位全才,诗词文章书画,都自成一家。但凡与他产生关联的事都会传为后世美谈,而燕子楼有幸与苏轼产生了联系,从此两者的文化生命中便有了彼此的身影。

事情还得从苏轼主政徐州期间说起。

宋熙宁十年三月,苏轼调任徐州知州。他到任不到三个月,就遇到一件很棘手的事。上游澶州曹村的黄河大堤决口,随后洪水顺势而下,奔向徐州。在这种情况下,苏轼表现出一名地方官身上应有的责任与担当。他带领全城百姓,同舟共济,筑堤抢险,始终奔忙在抗洪的第一线。听闻城中富人要求出城避难,这本无可厚非,但苏轼心里很清楚,此刻人心惶惶,若有人出城,民心必乱,这样徐州就不保了。他站在城头,对他们澄清利害,好言相劝,最终使民心安定,避免人祸的发生。而后苏轼带领全城官民坚持七十多天,最终战胜洪水,保全了州城。

洪水虽退,但难保不会再来,于是苏轼又着手修筑防洪大堤。在大堤修完的同时,在城东门之上也建成了一座十丈高的楼阁,取名“黄楼”。黄楼的命名,与传统的五行学说有着莫大的联系。因为水受制于土,而土又为黄色,故此取名黄楼。这既有镇洪水的寓意,又是全城官民齐心协力抗洪护城的纪念。

这一年重阳节,在黄楼举办盛大的典。那天早上,晨雾迷漫、秋霜初杀,空气中透出几分寒意。虽然如此,人们的兴致并未受到丝毫影响,百姓们纷纷前来观看庆典。楚舞吴歌,欢声笑语,热闹非凡。苏轼携宾客登上黄楼,大家来到楼前,驻足远望,但见眼前白茫茫一片,已观赏不到远处的景物。就连南山上矗立的古刹也不见了踪影,只听到城下船只摇橹的声响。这时,年老的人畏寒,苏轼招呼大家就坐喝酒驱寒。一杯热酒下肚,寒意渐渐散去。大家互相敬酒,面露笑容,心中却是五味杂陈。今日的宴席虽算不上丰盛,但能安闲地坐在这里喝酒欢谈,已是十分庆幸。去年重阳的情形仍历历在目,至今回想起来还是心有余悸。 

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

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

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

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

                      ——《九日黄楼作》

去年九月九日正是抗洪最为艰苦的时候。在那危急时刻,每个人都命悬一线,朝不保夕。一个人漫长的一生一下子就被缩到了眼前,每个人面前都被设了一道坎,不知能否跨过去,谁又能想到会有今日这番情景。这时苏轼站起身举杯向大家敬酒,一切尽在酒中。

洪水退后,徐州又逢大旱。“冬无雪而春无雨,烟尘蓬勃,草木焦然”。作为州官,怎能不想方设法替百姓排忧解难。听闻城东二十里处有一石潭,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将虎头至于谭中,即可致雷雨,于是亲自前往祈雨。或许是上天眷顾,之后真的接连得雨,旱情得以缓解。

闲暇之时,他时常会约上朋友四处游览观赏,吟诗作赋。而来徐州是不能不来看燕子楼的,自唐代至今,燕子楼的故事早已广为流传,关于燕子楼的诗已经可以汇集成一本诗集。他曾多次来到燕子楼下,驻足凝望,思索良久,却 未能登楼一看。直到一个月圆之夜,他终于决定要登燕子楼。彼时已月到中天,四周万籁俱寂,他蹑足而上,生怕吵着楼上的人。上楼后,他又小心翼翼地四处寻视,等看了一圈后发现空无一人,他突然像是明白了什么,朗声而笑。是的,当年盼盼的故事距今已两百多年,楼也非当年的燕子楼,如何能在这里找到盼盼的印记呢?盼盼当时的孤寂与苦闷或许只有她自己能够体会,历经历史的苍桑,后人除了一番感叹,还能奢求他们什么呢?想到这,他的思绪开始清晰起来: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铮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永遇乐》

这一夜他想了很多,也回顾了这两年来的经历。自己带领全城百姓斗洪水、筑长堤、建黄楼、抗春旱,无一件不尽心尽力,自己尽到了责任,应该对得起朝廷与百姓了。

徐州的这段经历,引发了苏轼对人生、对历史的深层思考。在这期间,颇费了一番心力。所遇到的危险与磨难,生与死的抉择,个中的辛酸,只有时人才能体会。当时过境迁,今天的磨难早已成为后人追忆的一段旧事时,他们也许会抒发一番怀古的慨叹,却永远无法体会时人内心的感受。正如今人无法感受当年盼盼的内心一般。所幸,自己留下了一些能让后人追思自己的东西。如果后人登上黄楼能像自己登燕子楼追思盼盼一样怀念自己,为自己抒发一番慨叹,便是对自己最大的慰藉。

苏轼与燕子楼的相遇,是彼此的幸运。苏轼对人生、历史开始更多的思考,而燕子楼也因此被赋予人世古今的内涵。

讲完苏轼,我们再说文天祥。

自苏轼以后,经历了靖康之变,燕子楼又毁于战火之中。等文天祥再次到来,已是两百年之后了。而此时,大宋王朝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只可惜,燕子楼并未目睹这一切。因为,此时的燕子楼还只是一片废墟。

然而,如今破碎的山河也并不比这座废墟强多少,连年战乱,早已生灵涂炭。在强大的武力面前,文化、文明显得是那么柔弱无助。但就是蒙古铁骑眼中那帮柔弱的读书人,依旧坚持心中的执念,顽强地抵抗着。你们可以打败我,却永远不能使我屈服。最终左丞相陆秀夫背负幼帝投海自尽、宋军统帅张世杰兵败而死,他们和文天祥并称为“宋末三杰”。

文天祥是在广东五岭坡被俘的,押解到潮阳元军大营后,元军统帅张弘范要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原本不从,后被逼无奈,便写了《过零丁洋》诗,以明心志。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经历被俘后的不甘与悔恨后,他渐渐冷静下来。大厦将倾,而他真的已经无能为力。如今,除了以死树立榜样,他又能为朝廷做些什么呢?他知道,大势已经不可挽回。

平复了一下内心,他开始回忆起自己的过往。想当年在集英殿上答对论策,洋洋万余言,一气呵成,深得皇帝赞赏,一举拔得头筹,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而当时,也不过二十岁。从此,也就真正踏上仕途之路,开始实践自己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九死不悔。然而现实是何其的残酷,仕途之路从来就不是一条平坦的大道,而是布满了荆棘。尔虞我诈、互相倾轧,这是仕途的现实。自己历经了多少磨难,才一点点接近理想。而更令自己痛心的是,外族入侵,国家危亡之时,朝廷依然是奸臣当道。自己忠言进谏,多遭排挤。后举兵勤王抗元,东奔西走,至今已有十年。其中辛苦并不值得一说,可叹局势日衰,大业未竟而身陷囹圄。岂不哀哉!岂不痛哉!

文天祥被俘后一心只求速死,然而张宏范却对他礼遇有加,并被他的忠义打动。上书元廷后,朝廷下旨将文天祥解送大都。1279年四月,文天祥开始了他北上大都的漫漫历程。

押解队伍北上途经徐州,在徐州城东有燕子楼,而燕子楼的故事文天祥不会不知。正因此,他决定前去探寻。几百年来,燕子楼经历了风风雨雨,世事变迁,如今只剩下一片废墟。看到眼前场景,不禁感慨万千。

自别张公子,婵娟不下楼。

遂令楼上燕,百岁称风流。

我游彭城门,来吊楚王阙。

问楼在何处,城东草如雪。

蛾眉代不乏,埋没安足论。

因何张家妾,名与山川存。

自古皆有死,忠义长不没。

但传美人心,不说美人色。

当年楼中那位柔弱而坚贞的女子,早已化为一抔黄土。一代代美人香消玉损无人知晓,唯独盼盼之名终将与山川共存,只因她的那份忠义。而自己从小就怀抱追崇忠义的志向,举义勤王尤其在被俘后更是抱定为国尽忠气节的信仰。如今身为囚徒,身不由己,却再也没有人能阻止自己将为国死节的决心进行到底。

文天祥的结局我们都知道,他实践了他的诺言,从容而决绝地接受死亡。而他的这份从容与决绝,使敌人也为之敬佩。

文天祥之后,在燕子楼的文化传承中又多了一份忠贞,对家国的忠贞。

元明清之际,燕子楼又经历多次毁建。一座木构的小楼,哪怕经得起百年的风吹雨打,奈何历史却有数个百年,除了一次次的“重生”,怕也再没什么办法可以“对抗”历史了。然而,楼起楼塌之间,改变的或是位置与形制,不变的却是文化与精神。


燕子楼终于跌跌撞撞地走到了近代,但它的坎坷命运并未有所好转。从资料记载来看,在短短百年间,燕子楼就几次毁建,可谓命途多舛。

清光绪九年(1883年),徐州知府曾广照在城西南城垣重建燕子楼。从现有照片来看,形状如一座亭子。上下两层,六角形,古朴素雅。光绪十五年(1889年),徐州道段喆又迁建于城西北隅。1914年重修燕子楼,1928年城墙拆除,楼亦废弃。1932年,又重建燕子楼,位于城西南隅。“楼为二级,五楹七户十六牖,前有轩方可丈环以槛,壁嵌白居易《燕子楼》诗等刻石五方。”可见这一次重建的燕子楼形制颇为可观。而时人胡佐卿题写的对联也验证这一点。然而好景不长,抗战时期又被拆为平房,蜷缩在院子的角落中。院中有几棵凋落的树木,那几方刻石已半截埋入土中,一片萧条景象。燕子楼又再次湮没。

一座小楼,经得起几番历史的风吹雨打。然而,对于历史又何足挂齿。历史是无情的,它从不会因美人如玉而学会怜惜,也不会因名士风流而懂得欣赏。它冷眼旁观所有的事物,只做它该做的事,其他的都不重要。也正因此,历史又是公平的,它会记录事物所承受的每一次疼痛,也从不吝惜它所给予的历史积淀。

燕子楼终究没有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沉寂了四十多年后,她再次向世人展示她美丽的容颜,诉说她动人的前世故事。

1985年,徐州市人民政府在云龙公园知春岛上重建燕子楼。楼高两层,飞檐翘角,轻盈灵动,古朴典雅,独具特色。楼西、南两面临水,四周树木掩映,大有北宋诗人陈荐“侍儿犹住水边楼”诗句描述燕子楼的那般景致。隔湖远眺燕子楼,仿佛觉得盼盼就在楼上,孤灯倩影,静数春秋。楼后有一座亭子,重檐四角,亭中有盼盼的雕像。亭亭而立,面容丰润,却仍然能看出脸上流露出的一丝哀伤。

在徐州的时候,几次前往燕子楼探寻。可惜大门紧锁,不得上楼一看。只好沿着楼四周及廊亭踱步观看,感受这座在千年文本文化传承中熠熠生辉的楼阁,所散发的独特的魅力。

千年易逝,燕子楼已不知经历多少次毁建,基址也历经变迁。而燕子楼也在毁建的过程中不断地重塑自身的文化形象和积淀着文化内涵。因而后人在去探求追寻的过程中,关注的不仅是建筑实体本身的古朴与否,也会用心感受她不断跳动的文化脉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185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4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684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64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8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74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25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61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17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45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94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51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88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7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27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80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