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黑夜擦起第一抹光亮,蒙蒙中天边渐渐泛起鱼肚白,一列火车悄悄划过地面,穿行在还未睡醒的陌生城市之中。身穿蓝衣服的人已经起床啦,半小时以后,也就是经过30多个小时以后的现在,一个崭新的城市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它,就是 新疆。
那是一个充满美食的城市,一个充满歌舞的城市,一个充满民族风气的城市,一个……提到新疆,好吃的我是十分期待的。比如过油肉拌面,手抓饭,大盘鸡,拉条子,牛肉面,炒烤肉,羊肉串……这是主食,还有石榴汁,烤包子,酸奶子,瓦罐肉……多的数都数不过来。
若再有,那可就是民族风了,维族舞蹈,冬不拉,手鼓……而今天我们就来到了哈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而这里面主要记载的就是新疆乐器和舞蹈的发展,各种动作柔似孔雀,硬似天鹅,婷婷的挺立着……高挺的鼻梁,夜明珠似的一双眼好像一眼就能瞥进你的心底……
再来说说民族关系,这里主要就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维族人。所以我们来到的回王府,就是哈密人所谓的“皇帝”居住的地方。回王回王,但并不是回族人的王,而是维族人的。通过王府的封号情况来看,清历代皇帝给回王的爵位越来越大,权利也越来越大……老师问过一个问题,为什么不一次性给封号最大的?打消积极性啊,一次性把我大学证书给我我也不学了。
在回王一世时爵位实际上并没有给到王,但一世回王还是去给康熙皇帝进贡了好几次。其实皇帝在哈密设王府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哈密为小城市,不俱有叛变的能力,再有就是在长途跋涉很久之后,新疆的哈密是第一站也是落脚点的最好选择。
有一个小插曲,哈密的瓜就是哈密瓜,而哈密瓜从前并不叫这个名字,在某次回王进贡时,几只瓜摆在阿哥皇妃面前,尝起来甜如蜜,脆如瓜,让这帮贵族们连连叫好,直问这瓜叫什么,回王沉默“并无中原名字”,康熙帝大笑到“那就叫它哈密瓜吧”。从此这哈密瓜便文明全国,收到百姓们的喜爱……所以从某种情况上来说,可以说明皇亲国戚的喜爱对商品经济的推动作用……
其实主要要说的还是,回王对清朝政权稳固的贡献。从一世开始的进贡到四世的平叛,足矣看出回王对中原政府的投奔与依赖,新疆离中原政府的上京是很远的,所以经常会有叛乱出现,对于这样一个游牧民族的后代的民族,战争可能永远都是主旋律,但能做到能够永远臣服于一个可能自己连见都没见过的民族的政权确实不易。在其统治的期间大小动乱也无数,但都没有惊动中央,其贡献也可想而知,这其中不止有勇气,还有智慧和忠诚,就像那句,从来没有好的战争,也没有好的和平……
在回王七世时,发生了一件大事,也立了一个大功,乾隆时期,新疆的准噶尔部因为实力强大而爆发叛乱,在当时,交通工具除了两条腿和马以外没有别的。新疆到上京路途遥远,十万大军更不是随便就过去的,所以乾隆的首选当然是让七世去平叛,但怎奈回部几千人而七世百人,势单力薄,寡不敌众,终被俘虏……
-------我等本有实力统一新疆,为何一直要臣服于中原?何不投奔与我,将来一统新疆,何须进贡他族,低眉顺眼,可独自撑王,有何不可?
-------我等自古便臣服于中原,怎可与尔等逆贼为伍?
“啪”的一声,血溅荒漠,鸟雀惊飞……
乾隆皇帝十分自责,追封回王爵位以及御赐的“民族英雄”立即拨款两千两银子为七世回王修建坟墓……
白底青转,片片垒砌……干燥的空气让这座庞大的建筑完好无损的保存了下来,几百年了……唯美的花儿好像开在墓壁上,开在穆斯林的教堂中,亦开在人们的心底……
中华人民自古以来便男耕女织,延续着中华香火,代代相传,而穆斯林的墓葬也有这种讲究,下面留有一个小洞,据说是放出人的灵魂,实际就是下雨时用的……那个为民族统一的英雄正埋在墓下……
记得穆斯林的葬礼中曾说过一句话:一切都过去了,一切都留下了……
路上,天淡淡的,高高的,云似地面上的草一样,一片一片,在贫瘠的沙土上扎根,好似可触却又遥不可及……这才是真正的云淡风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