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钱”的问题,以下这五点你应该知道

金钱是什么?

金钱是万恶之源?金钱是幸福之本?金钱是身份地位的象征?金钱就是交易媒介?

英国散文家查尔斯兰姆曾说过:金钱是能让我们去除天堂之外任何地方的一份护照;同时它也能向我们提提供除了幸福之外的任何东西。

到底金钱可以带给我们幸福吗?

我们又为什么没钱?我们挣钱的根本动机又是什么?

如何才是正确的省钱和挣钱的方法呢?


认知突围


关于以上这些问题,作者蔡垒磊将在《认知突围》中重新”认识金钱”这个主题,通过一些对于“钱的误解”入手,深入阐明了这个让大家最感兴趣和最关心的话题。那么在作者眼中的金钱,和我们眼中的金钱,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呢?上面的这些问题作者又是如何解答的呢?

首先,挣钱就是帮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金钱是价值的外在表现,只有你向别人提供了价值,别人才会付给你钱。你提供的价值越高,帮助的人越多,帮助的价值越大,你挣的钱自然就越多。

所以我们不要羞于谈钱,也不要耻于谈钱。很多人帮别人做了一些事情,觉得是举手之劳,谈钱是伤了和气,其实不然。

你的钱是由于你给别人提供了帮助而挣到的,按照市场规律,帮忙别人是“用时间换钱”的一种方式,你付出了时间,这是你应得的。

而当你使用了别人的时间,精力,经验等时,同样也要向对方付钱,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和“好借好还,再借不难”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你为什么穷?因为你对金钱其实没那么渴望

这句话说的很扎心,但事实确实如此。

比如当你自己说想挣钱的时候,是不是正躺在沙发里看电视?是不是想出去High一下?是不是宁可睡一觉也不想现在就开始思考怎样才能挣到更多的钱?

穷人和富人之间缺的不是能力,因为富人在一开始也是穷人;缺的也不是机会,因为机会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很多机会,就看你是否具有开启的条件;缺的也不是技能,因为学习一项技能是谁都可以负担得起的;更不是缺运气,因为不可能好运气都降临在富人身上。

缺的就是你挣钱的野心及对金钱的渴望程度,渴望程度越大,你的态度和行为都会向着最积极的方面去努力,以上所提到的机会,能力,运气自然就会被你吸引过来。


第三、省钱的初始动机在于贫穷,而不是在于美德

从小我们就被父母教导要省吃俭用,艰苦朴素。乍看之下是父母希望我们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但是仔细想想,真的是这样吗?

他们之所以要省吃简用,是因为他们小时候家家都很穷根本就没的用,他们不得不节俭,以致于现在这已经成为他们根深蒂固的思想了。

市场上有一些励志书籍中会提到一些名人日常很节俭的行为,比如李嘉城十几年穿同一件西装;马克扎克伯格开旧本田上班;比尔盖茨用价值十美金的手表来看时间等。好像他们的成功都和节俭有关,其实这只能说明,他们曾经也是穷人而已,只是这种俭朴的习惯一直保留了下来。

第四,正确的省钱姿势:省钱要在不牺牲体验和其它重要代价(如时间成本)的前提下进行。

对于省钱这件事,正如作者提到的,有些事情是绝对不能省的。比如作者提到的牺牲体验的事。除此之外我在这些地方不会省钱:

1.为身体健康而花的钱。

2.为提升自己而花的钱,包括读书,报对自己有用的付费课程。

3. 为一些人生体验而花的钱(当然价格要在可承受和合理范围之内)。

4.礼尚往来而花的钱。

5.对孩子教育而花的钱,但是必须是必要的花费。现在培训班太多,花钱之前要好好甄别。

6.纪念日礼物或是家人生日的礼物钱不能省,生活要有仪式感。

虽然这些地方要花钱,当然也必须是货比三家之后,再去合理地花钱。

第五,正确的挣钱方法:保证劳动性收入的同时提高资产性收入,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

劳动性收入就是通过即时劳动换取的报酬;资产性收入即利用现有资产本身带来的收益,如存款,股权分红,房租,版税等。那么作为我们劳苦大众,如何快速提高收入呢?

首先,要保证在劳动收入不缩水的情况下,不断增加资产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通过不断积累自己各方面的知识、能力和资产,将它们的效能发挥到最大,使资产性收入不断增加,从下层通道不断向上移动。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那就是先提高劳动性收入,使之转化为更多的资产性收入,所以根本还是在劳动性收入上。

我们都知道‘物以稀为贵’,首先撑起你劳动性收入的技能必须是难以替代的,同时这个技能与其它技能可组合频率要高,这样你才可以培养起你的综合能力。

比如你的劳动性收入的技能是销售能力,那么你要掌握的核心硬本领可以是沟通能力,也可以是共情能力,还可以是清晰的逻辑思绪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即可以自成体系也可以和任何一种其它的能力组合,那么把它们修炼到极致,你就是那个不可代替的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