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在学秦观的《踏莎行》时,读到这样一句话,“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只知道是典故,却不知从何而来,又有何意,于是求助于课下注释,着实被“驿寄梅花”的这番情谊震惊了,书本中这样写道:汉刘向《说苑·奉使》:“越使诸发执一梅谓梁王,梁王之臣曰韩子,顾谓左右曰:“恶有一枝梅以遗列国之君者乎?”后遂以梅花表示友谊。
《荆州记》:“吴陆凯与范晔善,自江南寄梅花诣长安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当读到“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时”,我的心好像被一股清澈而温暖的细流包裹住了,在三国,那个群雄逐鹿,争相问鼎中原的战火岁月,竟还有这样一个人,折下怒放的梅花,托驿使带给远方的朋友。
我几乎可以想象当时的画面,陆凯率兵南征欲度梅岭,战事吃紧,使得他满面风霜,心中尽是愁绪,然而在戎马恐倥惚间登上梅岭,无数艳丽的红梅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陆凯正值梅花丛中,回首北望,依稀看见了他远方的家乡,繁华的国都,以及自己身处陇头的知己范晔,江南虽是文物之邦,物丰文萃,但在陆凯看来,任何礼物都不足以表达二人的真情,适逢梅花正盛,托北上的驿使捎去一枝红梅,虽隔遥遥千里,唯愿我见此美景,你亦可体会。
此后,“一枝春”就成了梅花及赠别的代称,唐代刘克庄笔下“轻烟小雪孤行路,折滕梅花寄一枝。”,高启也吟道:“无限春愁在一枝”,无一不是沿用了陆凯的意境,是啊,在过去,正如木心先生所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远隔千里,聊赠一枝梅,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可恰恰是慢,恰恰是时间、地域上的不便捷,造就了这份思念的厚重。
试想,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在,身处两个半球还是可以做到“面对面”聊天,这自然就不会使得“家书抵万金”,听闻古代的爱侣在远行前会在贴身的口袋或绣囊中放上对方的画像,在今天这种情况下,怕是再也不会发生。
祖国地大物博,盛产各种美食,最快一天内即可送往全国各地,便利的网络,使你可以足不出户,吃遍大江南北,于是,再也不会发生“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故事。身处异地,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与朋友们分享当地的美景,再也不需快马加鞭,只为了“聊赠一枝春”了。
社会的发展固然提高了生活水平,但人们的情好像也在这些便捷的软件、服务上越传越淡,这是我们应当深刻反思的。
转眼间,冬天来了,腊梅开的正好,又有谁会跨越千里,为我寄那一抹春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