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喜欢诗歌鉴赏的题目,觉得通过短短几十个字去猜测作者表达的感情,实在是太强人所难了。
甚至觉得诗歌还不如文言文,比如《岳阳楼记》,中心观点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观点明细、论证严密,非常清楚明了。
但是,反过来想一想,诗歌短短的几句话,就能体现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读起来韵味悠长,朝代的兴衰、世事的沧桑、岁月的流逝。。。。。。都浓缩在这几十个字里,是不是也多了几分对作者的敬佩呢?
今天跟大家分享如何“读”诗,如何体会诗歌的韵味和内涵。
一
读诗是一种认知升级,认知的前提是要清楚自己的鉴赏能力到底如何。
所以,阅读的第一步是对诗歌进行独立理解,尝试去鉴赏,不要着急看注释。
以《泊船瓜洲》为例,不难看出,这首诗最好的句子是“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形象地把萧瑟的冬天到生机勃勃春天的变化过程刻画了出来。从“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可以确定当时王安石漂泊在外,非常思念故乡。
所以,第一步要把名句标注来,并在“绿”字下打一个三角,表示强调。
这些笔记,没有依赖任何资料,是独立判断的结果,这就是我们自己的鉴赏能力,是做笔记的第一步。
二
一般情况下,没有疑问就没有继续阅读下去的动力,所以第二步,要找出有疑问的地方进行标记。
还是以《泊船瓜洲》为例,这首诗能读出什么问题呢?
假设在阅读的时候产生了以下疑问:京口、瓜洲和钟山分别在哪里?既然作者漂泊在外,那当时到底在哪儿?本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呢?
这三个浅显的问题,可以推动我们继续阅读。
三
在找到疑问之后,需要查找资料,看通行解释,把疑问解决,并且要比对自己的理解和鉴赏,完成笔记。
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在百度查找,百度诗歌的鉴赏源头大部分是《唐诗鉴赏辞典》、《宋诗鉴赏辞典》等书,所以是比较准确的。
比如写作背景,查阅资料后发现有三种说法:
1、熙宁元年(1068年),作者奔赴京城当翰林院学士时所写;
2、还有人说,本诗写于熙宁七年(1074年),作者改革受到阻挠,第一次罢相,从京城回金陵老家的路上写的;作者已经到瓜洲了,京口已经近在咫尺,隔河相望;但作者是离家越近,是越想家。“明月何时照我还”,并不是漂泊在外的思念故乡,而是离家越来越近,写出了回家的急迫;
3、第三种说法认为,这首诗写于熙宁八年(1075年),王安石二次拜相,重新被宋神宗召入京城,继续进行政治改革,推动变法。
这轮阅读,让诗歌复杂起来,感情变得更加微妙,与原来的理解截然不同。
读到这里,已经无法确定是否真正懂得这首诗了,但我们阅读还不能停止,既然问题越来越多,那也应该读更多的资料。
四
深入阅读更多的资料,进一步阅读对比,挖掘更多深层的内容。
钱钟书在《宋诗选注》谈到,其实“绿”字的用法,在唐朝很常见,比如盛唐诗人丘为,在《题农妇庐舍》,里说: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李白也有诗:主人山门绿,小隐湖中花。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说明这个“绿”字完全可能不是原作,如果王安石读过这些句子,所谓的“炼字”很有可能是王安石想写出比唐朝人更好的句子,最后换了十几个字,都不满意,终于认输了。
这条注解,完全刷新了我们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原始认识。。。。。。
通过钻研,把自己的认知一步步升级,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问题的档次和难度也逐步提升,笔记越写越多,诗歌也越读越深。
在这个过程中,结论可能并不重要,钻研的过程才是充满乐趣的。
总结:
第一、扔掉拐棍,用自己的理解力去阅读、欣赏,做好最粗浅的笔记。
第二、要善于提出问题,把疑问标注出来。
第三、在阅读专业资料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并与自己的理解和鉴赏进行比较,把超出自己理解力的内容记下来,完成认知升级。
第四、继续阅读比对,无限循环,完成对诗歌的深度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