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长云
每天的学习都有不同的收获,今天认真聆听反思了彩琴老师的讲座,这次她带来的讲座是《素养时代初中英语课堂的“变”与“不变”》。
王老师首先对作课老师的案例进行了点评,不评不知道,一评吓死人,我们一直书写课题Unit4 Topic3 SectionC 是错误的,在英语表达中应该由小到大,the SectionC of Topic3 in Unit4 , 这个知识点教学中都会提到的,大地点,小地点描述,因为考试,所以我们掌握的好,而在书写课题时就保持了汉语式的书写,这个问题就显露出了我们的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脱节。
接着王老师出示第一张幻灯片让我们思考这几年自己的变与不变,想想二十多年了我的课堂变化是在课堂上尽量多地用英语来表达,在课堂上更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不变的是课堂依然以学习语言知识点为主,不注重能力的培养,一切都为了学习课本而学习。接着又问在教学研发四步中,自己最擅长啥,什么是自己最喜欢的,自己最想要提高啥,这几个问题一系列的问题以前从来没有思考过,现在想来自己最想要提高的是研,目前学生的学习状态逼迫我必须要做研究,要自我成长,为自己赋能,传统的教法学法孩子们一点都没兴趣,没有创新,只能让自己工作痛苦,孩子没有进步。
如何做研究呢?王老师一步一步带领我们学习做研究的步骤。
老师选取了张正东教授的《外语教育的研究方法》中的一页告诉我们行动研究的对象,内容和研究者及方法。主要从观察,反思,计划,行动四个方面展开,并与普通教育研究作了详细的对比区别。
作为研究者我们可以采取教学日志,课堂报告,问卷调查,录像反观,课堂观察和个案研究这几种方式进行记录。
王老师给出案例具体教给我们如何教学日志,我们应该写什么,反思什么。
在处理课后project时,可以才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自我测评,反思自己的学习习惯,而且可以用含有宾语从句的句子作为问卷问题来调查对学生一些学习方法的态度,这样在真实的情境中巩固了学习方法这一课题内容,也练习使用了宾语从句这一语法知识点。对于语法的学习没有机械性地操练,很自然地用在了学生生活中,让学生明白了语法不是为了做题,而是可以用在自己的表达中的。 学生在实际调查中能够运用调查结果,发现并分析问题,实现了教学评一体化。
最后老师鼓励我们要做研究型的教师,要在研中发展,在学中研究,在教中学习。
教育并不是对事实知识的学习,而是对思维的训练。
每一次听王老师的课,都能感受到她语言表达时用词的精确度,感受到她严谨的教学风格,犹如注入我身体全新的能量,让自己重新燃起对工作的热情。感恩,感谢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