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引用】
哲人∶是的,"复仇"阶段。尽管暂时败下阵来,但对方会在别的地方以别的形式策划着复仇、等待着进行报复。
青年∶比如说?
哲人∶遭受过父母虐待的孩子有些会误入歧途、逃学,甚至会出现
割腕等自残行为。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原因论,肯定会从简单的因果律角
度归结为∶"因为父母用这样的方法教育,所以孩子才变成这样。"就像因为不给植物浇水,所以它们才会干枯一样。这的确是简单易懂的解释。
但是,阿德勒式的目的论不会忽视孩子隐藏的目的—也就是"报
复父母"。如果自己出现不良行为、逃学,甚至是割腕,那么父母就会烦恼不已,父母还会惊慌失措、痛不欲生。孩子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出现问题行为。孩子并不是受过去原因(家庭环境)的影响,而是为了达到现在的目的(报复父母)。
【概念转述】:不是···而是···
孩子的青春期盘您,孩子们的不良行为不是因为遭受了虐待或者直接因为教育方法,而是孩子们的某种报复行为
【个人体验】
似乎我们每个爸爸妈妈都会经历孩子们的青春叛逆期,但是同学妈妈说:“卢妈,你家怎么感觉还是很喜欢和你聊天,感觉你们有好多话题?”是很多话题吗?
有没有人记得有本书叫做《在远远的背后带领》,其实从我怀孕开始,我从来就没有觉得我儿子只是我的儿子,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和我是统一但又是分离的,从小到大我尊重他的每一个想法,尊重他的每一个决定。
就是在远远的背后带领他走过一岁、两岁···直到现在的成年。
但是我记得在他初中时,他们年级发生过一件让我们所有家长都后怕的事情,他隔壁班级的四个女孩子集体自杀,好在被同学及时发现。因为我是学校家委会的,而且也是学校的义工,于是我和这几个孩子的班主任开始聊,班主任说就感觉这些个孩子的父母走了两个极端,一边是极度放纵,一边是极度严苛,而孩子就是觉得父母根本不理解他们,在他们的人生中,父母除了职责就是唠叨,很难得赞扬是在看到优秀的成绩之后。
但是优秀的成绩并不是那么容易取得的,每个班级的第一名只有一个且只能有一个,所以他们几乎不可能获得父母的赞扬和一个肯定的眼神。在他们看来,父母纯粹就是因为自己不优秀,而希望自己的孩子超越别人成为优秀的人,就是我们俗称的笨鸟自己不飞,却让小鸟要先飞起来。
天下没有不爱子女的父母,而最终孩子也是需要自己走出自己的人生道路,所以这个不是因为所以的问题,而是孩子自己的目标是成为什么?
为什么有的孩子就是会跟着父母一样,走着父母的老路;而有的孩子却活出了自己的。但是最终的人生,父母有责任吗?肯定有,只是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帮助孩子们明确人生的目标方向,记住:是方向,而不是目标本身!
【行为指引】
阿德勒说,孩子是为了达到报复父母的目的,才选择了各种叛逆,不良行为。那么我们反过来看,当我们成为孩子的朋友,我们能与孩子进行深度的聊天,就如同哲人与青年那样,是不是我们的孩子就会变得阳光、平和。
我还是那句话,我和儿子之间,我们是平等的,相互独立的个体,我们之间会用互相尊重又相互依赖的方式相处:
在他婴儿时期,我用替他做;在他幼儿时期,我会教他;在他少年时期,我会带他一起做;在他青年时期,我会让他自己做。其实就是这么一生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