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孝”大于天
文/石岩磊
“孝”是个象形字,酷似一个小孩扶着老人走路的样子,本义为子女尽心尽力地奉养父母。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人们都以各种方式进行宣扬,其中《二十四孝图》最常见,它是以配图文字的形式列举了古人尽孝的感人事例,如:卖身葬父、负米养亲、卧冰求鲤、扇枕温衾等等。
但对于这些“事迹”许多人提出了异议,鲁迅先生在他的《朝花夕拾》散文集中揭露了《二十四孝图》里夹杂着的虚伪和残酷,对里面的许多内容提出了质疑,并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我没有看过《二十四孝图》这本书,只是出于恭敬之心从网上浏览过,可了解了几则典故后,就觉得后背发麻,便没了从前到后仔细读完的兴致。我印象最深的是“刻木事亲”,它讲的是:东汉人丁兰幼年时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凡事都要和木偶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时间长了,他妻子对木像便有些不恭敬,竟好奇地用针刺雕像的手指,而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父母”眼中垂泪,问知实情,即把老婆休弃。
木刻的人会流血、垂泪,显然是杜撰的情节,事实很可能是丁兰一心思亲,而妻子看不惯他的极端做法,他们之间发生冲突,最后导致离异。将一个简单的家庭矛盾上升到道德礼法的高度进行传扬,不仅是小题大做,也会把德性教育引向歧途。丁兰思念故去的亲人没错,制作木雕时时缅怀也无可厚非,但将自己一厢情愿的“孝敬”神化为凛然不可触碰的禁地,并以此为借口践踏夫妻感情,实属“愚孝”。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人生一大憾事,但这句话更多的是提醒人们要好好孝顺健在的老人,而不是等他们故去后再大张旗鼓地哭天抢地。“活孝”大于天,父母一把屎一把尿将孩子拉扯大已不能用“不容易”来形容,个中滋味也只有为人父母后才能体会到,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式的孝敬是天经地义的,让老人享受到天伦之乐该是人性中的基线,任何的僭越都会遭到良心的谴责。
丁兰休妻,不过是因为妻子杵逆了自己的嗜好而已,假如他痴迷打麻将,当老婆苦口婆心去规劝时,他肯定也会勃然大怒,抛妻如脱件衣服一样简单,这种人怎么能成为孝行天下的楷模呢?或许“二十四孝”已演变成了一个符号,无需深究其中的细节,但假如顺应时代需要赋予其崭新的内容,不是更好吗?
2019.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