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因都有哪些呢?
常见的发病因素归结于心理原因,许多疲劳综合征的患者,甚至所有人的病因可能都与之有关!
但是慢性疲劳综合征与典型的抑郁症,焦虑症或其他心理疾病有所区分。
由于其产生的症状与感冒很相似,所以把发病机制可能类似于感冒或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疾病。尚不清楚其具体发病机制。
从中医学角度分析,可归属中医学中的‘郁证’与‘虚劳’的范畴。
郁证、虚劳含义甚广,包括现代医学多种精神、神经及慢性虚弱疾病。
“郁证”病因多由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引起。病症的表现多为气机郁滞。
虚劳有五:肺劳损气,脾劳损食,心劳损神,肝劳损血,肾劳损精。心主神明,心劳损神即是长期紧张、忧思过度、阴阳失调、神气亏虚之证候,即现代中医常指的”神劳“病证。从狭义来讲,神劳与慢性疲劳综合症最为相似。
慢性疲劳综合症是一种身体和心理上的疲劳状态,常常伴随着长期的身体不适、情绪波动和精力下降等症状。
近年来,女性患上慢性疲劳综合症的比例确实有所上升,主要原因如下:
社会和家庭压力:中年女性通常要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取得平衡,她们不仅要承担职业责任,还要照顾家庭和孩子。这种压力可能导致身体和心理的疲劳,从而增加患上慢性疲劳综合症的风险。
生理和心理因素:女性在生理上更容易受到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影响,因为她们的身体结构和内分泌系统与男性不同。此外,女性往往更细心、敏感,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这可能导致她们更容易感到疲劳和压力。
文化和社会环境: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形象和传统性别角色定位也可能对女性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女性通常被视为家庭和照顾者的角色,这种角色定位可能导致她们忽视自己的健康状况,或者感到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健康意识和保健知识:女性通常比男性更注重健康和保健,但她们也可能缺乏正确的保健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地应对疲劳和压力。此外,一些女性可能会采取不健康的方式来应对疲劳和压力,例如过度饮食、滥用药物等。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病,很多白领都被慢性疲劳综合征纠缠上了。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情纠结缠绵,临床易于误诊为神经衰弱、更年期 综合征、内分泌失调、神经官能症等。中医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效果较佳。
中药方剂中的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小柴胡汤等均是很好的对证成方。
六味地黄丸可用于治疗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手足心热、遗精盗汗等肾阴虚型患者,是滋阴补肾的经典方;而补中益气汤合小柴胡汤加减,既能疏肝理气,又能健补脾胃,可用于治疗四肢疲乏、精神疲惫、烦躁易怒、食欲不振等肝郁脾虚型患者。
也可按摩头部经穴,如百会、四神聪、风池等,具有清利头目、镇静安神的作用;同时配合按摩背部经穴,如肺俞、脾俞、命门等,可起到调补全身阳气的作用,长期坚持,疲劳、失眠、乏力诸症自消。
扶正、定志、凝神、补虚——扶正定志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