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里走,安顿自己》,很喜欢这本书的名字。这是92岁的史学大家许倬云先生以口述的方式记录人生感悟,集成的一部随笔集。
全书分为五个章节收录了许老的33篇文章,许老从中国文化里汲取智慧,以其自身的人生经验与实践为基底,得出自己观看、觉察、思考世界的方式。每一篇都透着许老这一生的智慧:往里走,安顿自己。
许倬云先生在书的序言中说,“往里走”的“里”,就是我们常说的“心”;往里走,就是向内心探求。人过日子,听、看、想的时候,要往里头去思考,将观察的结果吸收,内化为自己的观念、行为,这是“往里走”的本义。
对于生下来就是有身体缺陷的许倬云来说,安顿自己是一生的课题。他说,“我也曾感觉活着没有意义,如果不往里走,我不可能活到今天。”许老在这本书中,结合自己的身份,去阐释自我的重要性,自己发现内心的世界,自我安抚,让自己勇敢面对困境。“每个人都有抓不到的云,都有做不到的梦。”许老说“理想就是尽我的能力,做我可以做的事情”。
当我们面对外界种种缭乱的现象和局面时,会出现一种对现下的空虚或对未来的迷茫或对得到的不满足的困扰。这种“精神内耗”仿佛是一个泥潭,在我们的脑沟里深深的扎根。归根结底,这是源于对“未知”的不安、对“快速”的疲惫、对“自我”的认知不足。
许倬云先生在这本书中对解决“精神内耗”,给出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要重建人际关系、要保持阅读的习惯、要在科技发展中保持理性和做人的温馨,不要糟蹋自己,不要屈服于这个世界。他表示:你是什么样的人,是你自己的责任。
许老在这书中分享了很多给年轻人的人生哲理,能给正处于迷茫中的你带来精神启迪,让我们能更好的看待自己的“精神内耗”。切实把自己的“观察、感受投射到内心最深处,进行认真的思考”,进而把观察、反思的结果内化为自己的观念。我们可能无法改变外部环境,但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内心,改变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