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来很迷茫、整天忙忙碌碌却一事无成、觉得生活没意思、朋辈压力的焦虑、内卷,活得很累、时不时的情绪崩溃、找不到人生的定位……
曾几何时,“精神内耗”这四个字注入了现代人的脑里,它悄无声息的来,又在脑沟里深深的扎根。太多的人想连根拔起,却如踏进了沼泽地,越陷越深。
如此,我们该何去何从?该又如何从如此低迷的状态下走出来,元气满满地去拥抱生活?
92岁的史学大家许倬云,用中国文化、历史经验和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只有往里走,才能安顿自己。
许倬云先生在2020年荣获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终身成就奖。畅销作品有《万古江河》《中国文化的精神》《说中国》等。
01 为何会产生“精神内耗”?
许倬云先生从历史的角度告诉我们,大灾难以后,人类的世界观会发生改变。
回顾历史,东汉末年的黄巾之乱后,就是三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当时爆发的传染病还带来了大规模的人口死亡。
随后,历史进入两晋南北朝,那个时代的人们因经历过前面所说的战乱、疫情,思想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转而更为注重人的内心生活。
比如,竹林七贤、陶渊明等文人,思想观念与汉朝人已经大不一样。他们“清谈”“回归山野”,摒弃外物,与自然山水为伴,并开始形而上的哲学思考。
在汉朝,佛教、道教发展的机会较小;然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就开始快速发展,老百姓开始求得内心的安定。
同时,共同经历过灾难的人们,会更加懂得彼此帮忙、关心、分忧,有精神上的互暖,也有物质上的分享。
如今的社会状况,又与这段历史有某些相似,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纷繁的信息每天接踵而来,世界局部开始的战争,以及反反复复的疫情,这些都让人产生一种失控感、不确定性感,对于未来掌控感的缺失,迷茫和恐惧就随之而来。
在许老看来,现在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有这种恐慌感,实属正常,他能理解。而历史,已经告诉了我们疗愈的方法。
02 精神的健美:往里走,安顿自己
许老认为,富贵未必能让人得到幸福,穷苦人家也自有属于自己的安乐。
颜渊被孔子视为自己最优秀的学生,为啥?
因为,颜渊虽然生活贫穷,但他内心很丰富。“一箪食、一瓢饮、住陋巷。”颜渊一辈子自得其乐,这是一种境界。
希腊的智者,外表很穷,身体没有力量,但内心很丰富。在许老看来,这是自古以来,圣贤者都在追寻的内在境界。
无论是被朝堂一贬再贬的苏东坡,还是在官场上常常不得志的陶渊明,他们都通过“往里走”的方式,保持着一种豁达的心境和内心的安定,找到了自身“存在”的意义和“尊严”。
许老天生残疾,从小到大已经病了几十年,还经历过战乱。他说:“如果不往里走,我不可能活到今天。”
在书里,许老也告知我们,不再追求短暂的高兴的“快”,不再追求短暂的虚荣的“乐”,我们的行为、情感就能通达天地和灵魂。”
这些,也是儒家的追寻:内心的安定、平静,不随波逐流,内心有定力,有主见。“有主见”就是心有精神支柱,这能让一个人在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之中不翻船。
先修己,再安人。修己,也是先安自己的心,一个人要能将心比心,有恻隐和廉耻之心。只要你做某事是对他人有益处无害,自己是安心的,也是尽了心。
若自己安不下来,就更别说齐家、治国、平天下了。
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忠恕”之道,已是对此最精辟的总结。
许老认为,成为你自己,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人一辈子的责任和修为。
何谓完整?答:“不屈服,不腐化,不猥琐。”
03 万事只求半称心
“每个人都有抓不到的云,都有做不到的梦”。
给自己定了人生的目标,做好当下的事,全力而为就好。经营好过程,自然有水到渠成的好结果。
掌控自己可控的部分,其他外界因素均为变量。多虑无益。
把握好自己,自己做自己的主心骨,不需要随他人的意见或潮流而改变自己。正如“父子骑驴”寓言中讲的,父亲骑还是儿子骑,是两个人都骑,还是两人都不骑?
即使他人纵说纷云,我心自有定见。拿得起,放得下,我心自生愉悦之感。
04 结语
《易经》里的智慧,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人生的状态也是呈螺旋式上升。有高峰就有低谷。
许倬云先生在《往里走,安顿自己》这本书里,语重心长地给我们讲自身的经历,讲历史人物在低谷期如何自处,讲中国文化的“忠恕”之道。
无外乎,是希望我们在这个不确定又变化多端的时代里,不断地打磨自己的“精神肌肉”,让它越来越健康,并富有弹性。
而磨刀石则是你在人生中遇到的每一个困难,往内走,找到自己内心的精神支柱,支棱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某人”。
请记住,在这条修炼的路上,历史人物都在陪伴着你,他们是你的精神养料,你并不孤独。
“精神内耗”,走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