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这100封信写起来应该很漫长,
前两封信都是在2022年完成的,
但这也不是着急的事,
我希望我自己是真诚的。
现在整个的趋势都是“快”,
吃饭流行“快餐”,
看剧流行“倍速”,
而我希望自己在跟你们“谈心”的这件事上慢一点,
正如“成长”,
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
不着急、慢慢来。
大学生朋友们:
大家好!好久不见,见字如面。
已经放暑假了,我也在调整自己的节奏进入假期成长模式。前几天我看《十三邀》第8季已经更新了,再次采访了史学大家许倬云,主题是《于惊涛骇浪中扎实自己》。在第4季的时候,许知远曾采访过他,这次是重访,相隔4年,我依旧感动。
在最后许知远问许老有没有什么想跟年轻同志说的,他说,“惊涛骇浪是人生所不免,这么大规模这么大时期更是困难,但惊涛骇浪。第一是不能慌张,第二,不能放弃,最要紧的是扎实自己,把自己的知识情感都不要歪曲,同志相求,同声相应,能找到互相砥砺,互相切磋终身的朋友就一辈子交下去,你自己本身就是榜样,你就会吸引别人。在天田里面种植物,我们是植物。”质朴的话语,却无比深入人心呀。
在惊涛骇浪的人生里如何扎实自己呀,我想起了许倬云老先生的一本书,书名叫《往里走,安顿自己》,或许“往里走”就是答案。
他在书里说,“我生而残疾,八岁以前不能走路,八岁以后我坐在竹凳上,但在很长时间内不能做任何事。我看一堆蚂蚁从窝里出来,每只蚂蚁从大叶子上采一块扛在背上,排成一队走单线回到窝里。如此情景我看了一个小时,像看一场很有趣的戏剧,也能由此发现蚂蚁的智慧。这种方式叫自我排遣,自己寻找安顿的地方。”
什么是“往里走”?
“往里走”,就是指往内心的探索,就是将我们的观察、感受投射到内心最深处,进行认真的思考——由此我们得到什么样的新的理解、新的教训,立刻就能从行为上反映出来。人过日子,听、看、想的时候,要往里头去思考,将观察的结果吸收、内化为自己的观念、行为,这是“往里走”的本义。如果马虎过去了,就等于走马观花,我们的心对这些事物没有感知。人生如果只到这个地步的话,我们对事物思考的深度就不够,反省的能力自然也就不够,甚至连提升自己的可能性都没有了。
为什么 “往里走”?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训练自己,不论是看书也好,听、讲或写文章也好,都可以让得到的信息在心里内化,一层一层地自我提升,从而不断增加心的敏锐度,帮助我们更好理解自己和他人。看事物不再只看表象,思考问题也不再局限于欢喜哀愁或得与失。心越稳定,外在现象对我们的影响就会越来越小。
《西游记》孙悟空带着猪八戒、沙悟净,一路护送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路上他们经历了“八十一难”的艰难险阻,其实每个“难”都是内心需要面对的困难,是幻觉、幻象、企图、野心和欲望,而非现实中的真正困难。所谓“解脱”,都是孙悟空跳出自己的心之外,心猿才救了意马,救了贪婪的猪,救了糊涂的师傅。
如何“往里走”?
苏东坡一辈子在政治上东奔西走、起起落落,得宠、被逐,一下被人恭维,一下被人唾骂。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表象背后他所持守的内心的宁静。对我们大学生而言,苏东坡真的是很好的“向里走”的榜样。我在视频号《给大学生推荐100本书》中推荐了苏东坡相关的书,大家可以看看,向他学习“向内走”。
“安顿自己”,是一种对生命的态度。
孔子经常称赞颜渊,说他穷得饮食不济,依然自得其乐,有一碗饭够果腹、一瓢水够解渴就能满足。
当我们学会安顿自己的内心,就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与困境。这种安顿,不是逃避,而是面对;不是妥协,而是坚持。安顿自己更要紧的是,在欲望达不到的时候,你必须知道:人不可能所有欲望都达到,每个人都有抓不到的云,都有做不到的梦。你要理解:抓不到的云,让它飘走吧;做不到的梦,有机会再做也好,没机会再做,你还可以做别的梦。
当你焦躁、彷徨、无助的时候,或许就是提醒你该是“向内走”的时候了,这条路上有我陪伴着你,一起同行。
你的大朋友:紫微
2024年7月21日